文章图片
从风光无限 , 到成为回忆 。
文丨华商韬略 刘柏铖
80年代初 , 男青年谈婚论嫁 , 自行车、缝纫机、石英表的“三大件”最好齐全 。 几年之后 , 三大件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
在“新三大件”里 , 最顶流的当属洋品牌 。 东芝、三星的电视机 , 三洋、日立的电冰箱 , 西门子、松下的洗衣机……
但在不知不觉中 , 这些著名外国品牌 , 却不再是消费者的优选 。
从风光无限 , 到成为回忆 , 外资家电品牌 , 何以败走中国三大件舞台?
【01】
外资品牌的进驻 , 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标志 。
1978年10月28日 , 日本茨木市 , 虽然下着细雨 , 但83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却早早带领数百名工人 , 等候在工厂大门外 。
随着几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 , 邓小平的身影终于出现 。
随后 , 在松下幸之助等人的引导下 , 邓小平走进了松下公司的茨木工厂参观 。
在工厂展厅中 , 邓小平见到了当时松下最先进的双画面电视机、高速传真机、汉字编排装置、录像机、微波炉等产品 。 当冒着热气的烧麦从微波炉里端出时 , 邓小平竟然出乎意料地拿起 , 边吃边说“味道不错 。 ”
多年后 , 松下幸之助对这一幕仍记忆犹新:“中国领导人对实现现代化的热情 , 谦虚而求实的态度 , 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令人感动 。 ”
参观后 , 邓小平对松下幸之助说:“松下老先生 , 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深受感动的松下幸之助当即允诺:“愿意倾我所有 , 全力以赴相助 。 ”
▲邓小平在工厂纪念册上题词“中日友好 , 前程似锦”
次年6月 , 松下幸之助首次受邀访华 , 成为首位访问新中国的知名国际企业家 。 在谈到电子工业的发展时 , 松下幸之助备受触动 , 提出一个宏大的计划:由松下公司牵头 , 联合日本电机、电子企业 , 共同助力中国的工业改革 。
回国后的松下幸之助积极约见日本电子工业巨头、频繁接受媒体采访 , 不断介绍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 然而 , 由于中日建交不久 , 日本电子工商界对当时的中国缺乏了解 , 加上企业间竞争激烈难以协调 , 松下幸之助的呼吁并未得到广泛响应 。
▲邓小平会见首次来华访问的松下幸之助
1980年 , 松下幸之助再度访华 , 当面向邓小平致歉 , 同时提出:松下公司愿单独同中国开展合作 , 设立样板式合资企业以作表率 。 这成为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的源头 。
两年后 , 松下幸之助病重卧床 , 他坚持叫来下属 , 询问起北京工厂的建设情况 。 当看到即将完工的工厂照片时 , 已极虚弱的松下先生 ,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1989年4月27日 , 松下幸之助去世 。 三个月后 , 北京的工厂正式建成投产 , 松下幸之助没能亲眼见证这家心心念念的工厂 , 幸而该工厂最终不负众望 , 在松下与中国的历史上 , 都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这家工厂就是当时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 1989年正式投产后 , 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盈利 , 轰动整个业界 , 各国企业因此纷纷来华投资建厂 。
成功的另一面 , 是中国人对外国家电品牌的热爱由此开始 。 优异的工艺、严格的品控、产品外观上的出色设计 , 使松下的彩电一上市 , 就收获了不菲的成绩 。 巅峰时期的松下 , 一度曾占据近20%的中国彩电市场份额 。
- 东芝电视|赴美建厂后果出现,两家美企公开表态:交出核心技术
- 小米科技|注入了外资的阿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 东芝|比光刻机还紧迫?影响全球30%工业产值,国产规模仅占全球6%
- 春季焕新被东芝电视种草,音画双绝设计在线不香吗?
- 东芝|“陨落”的日本百年制造巨头:卖掉家电、电脑业务后,要被美国企业收购?
- 苹果|苦熬十几年,东芝终是没有撑住,终于走上了重组之路
- 东芝|还记得那年的东芝火箭炮电视吗?它又回来了
- 东芝电视M540全面评测:同档位的配置天花板,全面屏颜值加分
- 东芝|35年前发明闪存 日本百年老字号要被美国公司买下 贝恩资本计划私有化东芝
- 微软|外资云落寞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