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仅仅是价格战 , 并不能真正替代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位置 , 比如 , 高端家电业务依然掌握在外资家电企业的手中 。 价格战能帮助本土家电企业赢得市场份额 , 却很难赢得高品质名声 。
因此 , 以外资品牌为师 , 仍然是本土家电竞争的唯一出路 。
正如长虹公司也是引进了松下电器公司的生产线 , 才因此拥有日后一战的资本 , 对外资家电企业核心技术的学习、合作 , 依然是中国家电企业的主要路径 。
如今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第一的美的 , 正是通过对东芝的学习逐步崛起 。
1985年 , 美的空调设备厂正式成立 , 然而在其后几年的时间里 , 工厂却有个难题:无法解决空调的量产问题 。
作为美的创始人 , 何享健虽然重视技术 , 但因为当时企业吸引力的限制 , 很难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入美的 。 很长一段时间 , 美的一直依靠“挖国营企业墙角”、“偷偷干”的方式 , 大量使用“星期天工程师”、“夜晚技术员”来弥补技术不足 。
这样的办法很难持续形成研发能力 , 1991年 , 美的打破了过去的做法 , 通过购买东芝注塑机、东芝空调模具 , 同时许以重金在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 , 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 , 美的迅速设计、生产出一批做工精良的空调产品 , 终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
以这一次交易为起点 , 梳理美的历史 , 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一条“东芝技术小道” 。
1993年5月8日 , 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 , 美的与东芝举行了第一次技术合作的签约仪式 。 在随后的宣传中 , 美的空调打出两款技术合作产品 , 很快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口碑 。
1999年 , 美的为开辟第二战场 , 立项研发商用空调系统技术 , 然而 , 美的开发出来的一拖二的空调 , 却存在技术缺陷 , 无奈之下 , 只得再次求助于东芝 。
东芝则派遣技术人员入驻美的 , 以项目总工程师的身份进行技术指导 , 该项目的成功 , 很快帮助美的开辟出业务新增长曲线 , 使得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
即便是到达2011年 , 美的已经处在与格力双雄争霸的年代 , 追随东芝的步伐 , 仍是美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
那一年 , 如今的董事长方洪波在与东芝商定核心技术合作协议后 , 变频技术负责人李强将一块东芝的芯片摆在方洪波面前 , 告诉他——这是核心技术的芯片 。
方洪波仔细研究了半天 , 表情变得十分严肃 , 同时告诉李强:“要学习日本的工匠精神 , 埋头专研 , 一年学不会两年 , 两年不行再三年 , 老火煲靓汤 , 彻底掌握核心技术 。
这成为了美的著名“一晚一度电”空调技术的来源 。
比起份额的丢失 , 在“老火煲靓汤”、“工匠精神”的指引下 , 后发者的咬牙追赶 , 才是最令领先者胆寒的事实 。
【03】
在1998年到2008年的家电市场 , 本土品牌几乎都将外资品牌当成了最大的挑战对象 , 十年间 , 价格战连绵不断 , 技术追赶层出不穷 。 随着市场的扩大 , 本土品牌手中资本日益雄厚 , 已经足以在各个产品领域 , 向外资企业发起直接的竞争 。
2009年7月10日 ,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举办 。 大连东芝电视董事、总经理川上亲久在专访中突然蹦出一句话——东芝这一年 , 做得很辛苦 。
川上亲久这句话 , 自有其背景 , 自上一年3月开始 , 东芝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 , 其市场销售远未达到公司预期 , 即使这个预期 , 已经是企划本部一降再降的目标了 。
压力之下 , 到了2009年11月 , 东芝再次降低了口风 , 川上亲久宣布 , 2010年 , 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外资电视品牌中 , “东芝能保有20%的份额” 。
- 东芝电视|赴美建厂后果出现,两家美企公开表态:交出核心技术
- 小米科技|注入了外资的阿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 东芝|比光刻机还紧迫?影响全球30%工业产值,国产规模仅占全球6%
- 春季焕新被东芝电视种草,音画双绝设计在线不香吗?
- 东芝|“陨落”的日本百年制造巨头:卖掉家电、电脑业务后,要被美国企业收购?
- 苹果|苦熬十几年,东芝终是没有撑住,终于走上了重组之路
- 东芝|还记得那年的东芝火箭炮电视吗?它又回来了
- 东芝电视M540全面评测:同档位的配置天花板,全面屏颜值加分
- 东芝|35年前发明闪存 日本百年老字号要被美国公司买下 贝恩资本计划私有化东芝
- 微软|外资云落寞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