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被黑匣子戳破的波音神话( 二 )


然而 , 又是8年过去了 , 灾难重演 , 人类依然还在使用同款黑匣子 。
从1953年戴维·沃伦博士造出第一部黑匣子到现在 , 这个看起来科技含量并不高的小东西是怎么走过将近70年风风雨雨 , 至今还似乎无可替代的?

1先明确回答一下 , 现在这样的黑匣子 , 在未来短期内还是无可替代的 , 实现飞机上的实时数据传输仍然困难重重 。
业内专家对黑匣子有很多改进的设想 , 呼声最高的是利用“云”技术 , 把记录在黑匣子中的数据通过卫星实时传输到地面 , 即让黑匣子的数据 ,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始终向外发射 , 使地面对飞机的状况一目了然 。

然而 , 这个呼声最高的思路很难落地 。
从技术角度看 , 现在空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还不高 , 时常有干扰 。 实时传递和区域、传输信号有关 , 如果空中遇到信号干扰怎么办?
资深机长陈建国在《揭秘737MAX空难》一书中介绍 , 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多达几百种 , 全部实时传回的数据量大 , 目前的带宽还无法实现 。

但技术问题并非不可突破 , 云匣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商业困境:造出来不一定有人买 , 先进是先进了 , 但也太费钱了 。
以带宽限制为例 , 想要实现 “在线黑匣子” , 需要提高航空卫星网络带宽 , 这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 。 但实际上 , 空难是小概率事件 , 因此绝大多数的飞行记录数据 , 对飞机制造商而言缺少商业价值 。

有研究人员直言 , “云匣子”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 , 航司通常不愿为使用这类新技术装备买单 。
“航空公司一般不会主动采取措施 , 除非他们被强制要求这么做 。 ”早在2014年7月 , 研究人员黎时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的《大飞机》杂志中刊文提到 。
对于具体的成本 , 黎时指出 , “动态黑匣子技术主动向地面发射信号 , 相当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全程拨打卫星电话 , 飞机发生事故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 , 为了这一极小概率事件投入高昂的成本 , 这是需要认真考虑和权衡的” 。
“通过卫星实时发送每次航班的所有飞行数据耗资巨大 。 美国 L-3通讯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 , 就算成本减半 , 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一年就需要花费3亿美元传输所有飞行数据 。 全世界每天飞行的航班约9.3万架次 , 实时传输数据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 ”

说白了 , 云匣子的设想虽然好 , 但费钱费力不讨好 , 没有任何商业前景 , 波音空客各自垄断一方 , 有谁是靠升级黑匣子抢市场的?没钱就没动力 , 有钱赚多困难的问题都能解决 , 没钱赚多简单的问题也没人解决 。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没钱赚?
2当然不是霍尼韦尔、L3、通用、以及罗克韦尔柯林斯等黑匣子生产厂家 , 他们造出更先进的设备肯定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 获得更高的利润 。
但当他们身处庞大的飞机制造产业链中 , 想不想升级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 作为庞大供应链中的小小一环 , 零件制造商没有主动实现技术突破的动力 。
波音是最大的飞机制造商 , 同时也是巨大供应链的管理者 。

作为航空制造业的跨国巨头 , 波音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5400家供应商 , 约50万人为其配套服务 , 如此庞大的供应商并没有影响其运作 , 波音一直坚信 , “没有供应链的成功 , 就没有波音的成功” 。
在20世纪50年代 , 波音707飞机只有约2%的零件是在国外生产的 , 而最新一代的波音787飞机是公司在全球外包生产程度最高的机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