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oton卖身、Keep亏损,居家健身到底想挣谁的钱?

作者|张超编辑|罗丽娟
“居家健身” , 曾红极一时 , 如今正经受严峻的商业化考验 。
根据国内最大线上健身平台Keep公布的数字 , 公司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实现了稳步增长 , 分别为3.96亿元、6.36亿元和6.38亿元;但亏损却没能止住 , 甚至有扩大趋势 , 期内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和6.95亿元 。
Peloton卖身、Keep亏损,居家健身到底想挣谁的钱?
文章图片
Keep主要财务情况一览
远在大洋彼岸 , 有着“健身届奈飞”、“健身届戴尔”之称的线上健身平台Peloton , 同样也陷入盈利困境 。 其2022财年二季度(2021年10月1日-12月31日)营收同比增长6%达11.3亿美元 , 净亏损却有4.39亿美元 , 相较而言 , 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6360万美元 。
Peloton一度被看作是流媒体科技融合健身器材的典型成功案例 , 2019年上市时 , 资本市场对其估值超过80亿美元 , 巅峰期市值一度飙至500亿美元 , 如今市值又回到上市初水平 。 随着欧美疫情常态化 , Peloton开始走向下坡路 , 裁员、高管离职、换CEO , 甚至屡屡传出“卖身”消息 。
过去几年 , 在新冠疫情和互联网技术双重作用下 , 居家健身风口出现 , 一批企业追风进入 , 都想复制Peloton的辉煌 。
在商业模式上 , 包括FITURE、麦瑞克这类硬件型公司 , 小米等跨界玩家 , 大多路子都和Peloton相似——硬件打市场+内容做增值服务、延长销售链 。 而线上平台型企业Keep在内容起家后 , 也切入了硬件市场 。
行业颠覆者Peloton盈利受困、追随者Keep持续亏损 , 让外界对整个市场的商业化前景忧思重重 。 居家健身的风吹不起了吗?“硬件产品+平台内容”模式跑不通了吗?
1
商业变现仍看硬件
2012年成立的Peloton , 是一家集软硬件一体的健身科技企业 。
创业之初 , 公司创始人JohnFoley并未想从健身硬件切入 , 毕竟BGM音乐和销售的工作背景 , 使其在研究硬件时宛如一个“门外汉” 。 但他发现 , “市面上大多硬件产品做得都太差了 , 一点都不酷” , 最后不得不自己上 , 首先从热爱的单车产品切入 。
Peloton的诞生是为了打破用户健身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 这就要求必须开发软件平台 , 让健身爱好者能在家消费健身“内容” ,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验到健身的快乐 。
“硬件产品+平台内容”的商业模式决定了 , 产品为王、内容为王 。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消费体验和平台粘性 , Peloton除了要有优质的健身器材 , 还得储备丰富多彩的健身内容 , 这就对其内容制作能力提出了要求 。
彼时的Peloton技术团队里没有任何一位员工有媒体背景 , 公司也没钱打造一个流媒体工作室 。 被逼无奈 , Peloton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 在办公室角落用幕布和射灯搭建起了一个“健身直播间” , 开启了自制健身内容大门 。
两次窘迫境遇 , 完全打破了JohnFoley最初的构想 , 阴差阳错中让Peloton成为了“健身届奈飞”、“健身届戴尔” , 成功颠覆整个健身业 , 充分降低了大众健身门槛 , 让健身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 , 其在居家健身市场也一骑绝尘 。
Peloton卖身、Keep亏损,居家健身到底想挣谁的钱?
文章图片
Peloton商业模式(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有人评价 , Peloton集合了苹果、奈飞、Costco等一众知名企业的商业模式:在硬件产品上 , 学习苹果既控制SKU数量 , 又保障极致用户体验;在流媒体内容上 , 学习奈飞做大做强健身内容库以提升竞争优势;在商业变现上 , 学习Costco利用订阅会员保障长期稳定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