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老陈酒52度价格,伊力老窖这个酒怎么样

在我的记忆中,酒是成长记忆的弦,是连接生活烟火的根,是感受社会共同富裕的眼 。
20世纪80年代初,生活条件普遍紧张,我爷爷总是要吃两倍的午餐和晚餐 。当时最醉的是一种装在坛子里的白酒叫“呛皮烧” 。当时有人开玩笑说这叫“枪毙烧”,说是枪毙犯人前的告别酒 。当时我家经济困难 。虽然我爷爷每餐都在医院用白色玻璃瓶倒酒输液,但瓶子上有10毫升的刻度 。每次倒好酒,都要面对ml的刻度 。我不愿意喝更多的酒 。我只敢买半斤酒 。有时候晚饭前凑了四毛钱(当时0.72元一斤的呛皮烧了),命令我去离家1公里的冯家桥村的小店 。想起爷爷每次喝酒时眉宇间露出的舒心笑容,我有一次拔下胶塞偷偷喝了一小口,就是辣得嗓子冒烟、咳嗽、呛到皮肤,真是名副其实 。
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发展缓慢,家里的经济条件并没有随着我们两兄弟读书费用的增加而感到宽裕 。爷爷还是每天喝“呛皮烧”,但到了7月30日和春节,他拿出被女婿尊称的“五加皮”或“竹叶绿”来改善喝酒的胃,还客气地请爷爷的儿子(我爸)喝了半碗 。碗中的“五加皮”呈琥珀色,有淡淡的药、酒香味;“竹青”颜色略绿,有竹子的香味 。以前我在成年人的间隙偷偷喝的 。“五加皮”和现在的酒差不多,但现在的“竹青”酒,带着竹子的清香,再也遇不到了,成了舌尖上的好酒记忆 。当时流行“呛皮烧”起泡酒的“鸡尾酒”喝法 。在“可口可乐”和“雪碧”推出之前,起泡酒在当时是高档饮品 。与白酒混合后,满足了口感和酒精的双重刺激享受 。
进入腊月,爷爷开始忙着酿米酒 。其实在我爷爷心目中,双抢季插糯稻苗时,每亩糯稻产量650斤,水稻产量70% 。最后酿出来的米酒量几乎是我心里估算出来的,连计划单都列了是不是能喝到明年清明节 。酿造米酒,首选新鲜糯米 。浸泡几天后,放入蒸锅蒸熟,彻底冷却后,按比例与酒、药混合,然后放入“猪栏缸”(给猪蜕皮用的瓷缸),缸盖上用稻草做成的缸盖,四周用稻糠盖紧,上面堆放稻草,保证酒、药的发酵温度 。不到一周的时间,整个房子就充满了浓郁的葡萄酒 。加水时间的选择非常关键,这是决定米酒度数的因素,口感甜辣 。黄酒加水前甜辣;加水晚了,米酒的清爽感就消失了 。加水的多少决定了米酒的度数和米酒的质量 。爷爷是个喜欢酒的人,他更在乎酿酒 。他甚至半夜起来感受酒缸的温度 。酿造的米酒在亲戚邻居中是一流的 。
20世纪80年代,因为物质匮乏,酒不是生活必需品,每天喝一点酒就是生活的奢侈品 。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是一线希望 。
20世纪90年代,市场活力开始产生,经济好转 。白酒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1995年、1996年,“秦池”酒以6666万元、3.2亿元的价格拿下央视7: 00黄金广告时间,成为一代王者 。当时的白酒品牌是一个不同群体竞争的时代,是你唱我上台的时代 。现场酒、洋河大曲、汤沟酒、贵州酒、孔府家宴、孔府家酒等白酒品牌众多 。以及新颖的设计和唱红
妹妹坐船头”歌手尹相杰代言的“齐民思”白酒、也有“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的张弓白酒 。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我家的饭桌上也不再以“呛皮烧”唱主角了,时不时也会出现上述包装精美、酒瓶设计美观的白酒 。家里晚饭的桌子上也出现了两只酒碗,爸爸在爷爷的熏陶下,也开始了每天的“酒精考验” 。
酒的品种,也打破了白酒一统的局面,出现了啤酒、黄酒,买酒也不再吝啬地半斤起打,爸爸偶尔会整坛黄酒、整箱啤酒运回家 。在暑假期间,我们哥俩,早早地用井水把啤酒冰镇,也荣获了和爷爷、爸爸三代一起干杯的资格和荣耀 。妈妈望着三代四个男人的酒碗,眼角荡着笑意,看着我们哥俩,嘴里言不由心地唠叨着“哎,四个酒碗,别人家哪个姑娘会嫁过来,吃酒都要吃穷了” 。
90年代中期开始,腊月酿造米酒的家庭越来越少,那醉人的酒香越飘越远 。一方面是酿造米酒工艺要求高、程序复杂;另一方面,钱袋子开始鼓起来了,认为坛装或瓶装的黄酒用来招待客人,更有面子 。酒从80年代的奢侈品,逐渐转为生活的调味品,不管是生客熟客贵客,酒成为了餐桌的必需 。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再是微光,而是引领民众奔腾向前的火苗 。
新世纪的十年,社会的发展更加迅猛,餐桌上的酒也是后浪推前浪,“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进行着更新迭代 。大众价格的“泰山特曲”、带着大草原青草气息的“伊力特”开始双雄称霸,并衍生出千年泰山、伊力老陈等子品牌,占据着大众餐桌上绝对的份额 。凭借“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广告词让“中国劲酒”成为小饭馆的NO.1 。啤酒以其淡爽清冽的口感,受众人群越来越广,酒场上出现了“小弟PK大哥”,大瓶装750毫升五星啤酒让位给500毫升的西湖、雪花啤酒 。农家招待客人的餐桌上,瓶装白酒+啤酒成为了最佳搭档,坛装黄酒渐渐淡出酒宴大场合,红酒却悄悄的开始爬上餐桌,酝酿冲击白酒老大哥的地位 。
我家的餐桌上,紧跟社会进步的步伐,不但酒的品种白酒、黄酒、啤酒齐全,酒杯也从2只变成了4只,每逢节假日祖孙三代4位男人,可以喝掉1箱啤酒或2瓶白酒 。家庭条件随着酒越喝越多,也越来越红火了,发愁酒钱无着落、担心喝酒吃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新世纪的十年,物质富足的脚步超过了精神富有前进的步伐,酒从生活的调味品成为了娱乐的助兴剂,随之而来的虚荣心、讲排场、奢侈风为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设置了坑坑洼洼 。
当精神富有的步伐追赶上物质富足的脚步时,酒也悄悄的进行着朴素的转身 。农家乐、农家菜、土家酒、乡愁记忆,当这些名词组合在一起时 。泰山特曲、伊力特酒开始走下坡路,糟烧、麦烧、米烧农家酿制的白酒开始焕发出生机活力,高档的酒店也准备了坛装白酒,酿制了杨梅烧酒等 。腰包鼓起来的民众对“茅五剑”的高档价格平和包容,难得一尝,更不会受宠若惊,好酒贪杯 。养生、健康的字眼频频挂在酒桌边 。红酒以其后来者居上、国外出生、高脚杯晃荡的小资情调,不断提高年轻辈中的喜爱度,占据了餐桌酒水的半壁江山,偶尔让白酒家族全军覆没 。啤酒也顺应着大众的消费特征,出现了黑啤、白啤、精酿,国外品牌的啤酒,漂洋过海让富足的国人也酝酿了啤酒肚 。黄酒祭出了杀手锏,隆重推出养生国粹概念 。
【伊力老陈酒52度价格,伊力老窖这个酒怎么样】繁花渐欲迷人眼 。酒从80年代的奢侈品到90年代的调味品到00年代的助兴剂,再到如今的品尝液 。酒在民众心中地位的变化,正是共同富裕前进历程的缩影,餐桌上农家土酒的回归,返璞归真,从繁至简,正是民众在共同富裕前进历程不断自信的表现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共同富裕让生活更有“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