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理平|智能生物识别技术:从身份识别到身体操控( 四 )


借助行为暗示培养成瘾性
美国互联网观察家伊莱·帕里泽曾经敏锐地注意到谷歌公司在2009年12月4日贴出的一篇文章 , 其标题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搜索》 。 经过思考后她得出的结论是:“你得到的结果是谷歌针对你个人建议的最佳网页 , 而别人输入相同的关键词 , 得到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 换句话说 , 再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谷歌(搜索结果)了 。 ”从这一天开始 , 谷歌开始使用57种“信号”(signals)来猜测用户身份、用户喜好并提供相应服务 。 这样的努力让我们逐渐进入了“我们塑造工具 , 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的复杂生活状态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 基于用户过往行为习惯而做出“预测” , 进而实施“引领” , 开始成为数字社会的一种普遍行为 。 “预测”主要基于已有数据的整合分析 。 在公司下班时间 , 用户习惯性地打开叫车软件 , 乘车地点被自动定位并不稀罕 , 终到地点被准确预测则令人在惊喜之余 , 更多的是惊吓 。 这样的“预测”已经真正窥视到了用户的主体意图 , 有着严重的隐私被冒犯担忧 。 “引领”则是人工智能的又一大功能 , 基于对个人收入水平、消费习惯、阅读习惯的分析 , 智能机器会适时“猜你喜欢” , 推荐相应的物质或精神产品 , 暗示用户“这是适合你身份的消费行为” , 这成了操控公民身心最贴心的话术 。
营造成瘾环境则是智能生物技术在发挥“引领”作用时的一项重要技能 , 只是这项技能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润物无声” , 令人难以觉察 。
从“戒瘾”到“成瘾” , 贯穿其间的关键是商业逻辑 。 成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作为生理或心理问题对待 , 如烟瘾、网瘾、毒瘾等 , 都被视作生命体的异常表现 。 医疗机构也将“戒瘾”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 进入智媒时代 , “成瘾”却成了某些电商企业刻意追求的目标 。 从标题党吸引眼球的常规手段 , 到短视频耸人听闻的声音镜头 , 电商企业从用户接收兴趣(内容)、接收习惯(时长、编排)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 以求在技术上培养用户长期停留在电脑(手机)界面上的习惯:海量有趣的信息、链接 , 无限的滚动设计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等 。 通过网络成瘾环境的营造 , 尽最大可能把用户留在网络上 。 从本质上讲 , 电商企业营利的主要手段是剥削用户的时间 , 通过用户在网络上持续的点击浏览 , 提升流量 , 获得广告商的青睐 , 从而获取利益 。
智能生物识别技术在用户“成瘾”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 , 它借助密布于生命体周边的传感器 , 收集特定用户的接收习惯 , 分析其动机 , 预测其后续行为 。 这个过程有着复杂的技术运行过程 。 借助对个体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在不同信息刺激下的对应变化 , 分析其兴奋点和失焦期 , 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 就隐私保护的视角分析 , 我们最关心的是这种技术进展的动因及后续影响 。 商业逻辑当然是关键动因 , 但问题是在数字化社会 , 身体数据的收集并不会仅仅停留在最初的商业逻辑上 。 当单个生命体的有限数据聚合在某个或若干个电商巨头手中 , 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王国”时 , 个体隐私失控的不安可能会上升为整个社会的担忧 , 而成瘾性则可能成为电商企业牟取额外利润的重要手段 。 “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的流行让人们隐隐担忧自己被操控后可能的未来风险 。
信息诱惑
信息诱惑是智能技术对身体的常见操控 。 智能时代 , 借助愈加成熟的大数据技术对用户隐私进行深度挖掘和整合 , 形成有价值的整合型隐私 ,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商业行为 , 这已经成了一种商业常态 。 整合型隐私是“将人们在网络上留存的数字化痕迹进行有规律整合而成的隐私” 。 作为一种新类型的隐私 , 它对探究隐私主体的内心需求进而开始商业推广具有重要价值 。 “个性化服务”是许多电商企业重要的营销口号 。 一些用户也在“个性化”周到的“服务”中体会到了贵宾的尊荣 。 事实上 , 这样的尊荣极有可能以付出巨大的隐私代价作为前提 。 “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 , 也就是通过对智能技术挖掘到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整合 , 分析其个人喜好、行为习惯、消费能力等 , 从而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 , 而上述用户数据主要以用户的整合型隐私为主 。 只有这些具有个体具体指向的信息 , 才真正具有商业价值 。 与“个性化服务”对应的是“精准广告”:一个习惯于购买两百元左右价位服装的用户 , 收到两千元价位服装“精准广告”的概率极低;一个喜欢时尚服装品牌的用户 , 也不太可能收到民族风的服装广告 。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已经被智能技术“精准画像” 。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 人工智能的整合和分析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 能够轻易地描绘出用户的完整画像 。 ”换句话说 , 每个用户在智能技术面前都已经成为“透明人” 。 在不经意间 , 他们已经被日常的网络行为形塑成某种类型的用户 , 并被不断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