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理平|智能生物识别技术:从身份识别到身体操控( 二 )


生物特征的唯一性为智能生物识别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 智能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对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 , 对不同生命体进行区分 。 通过这种严格有效的身份识别区分 , 可以在电子商务、电子银行、在线支付、访问控制乃至边防和犯罪调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人脸识别等智能生物识别技术在疫情流调和防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即是一个例证 。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 , 通过刷脸实现无线支付或乘车、乘机等也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日常 。 而所有这些智能生物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 借助的正是生命体生物特征的唯一性 。 这种唯一性的可靠程度 , 是社会性符号(信息)难以比拟的 。 如果生物特征不具备唯一性 , 这种新技术必定难以推广 。 即使强行推广 , 也将会带来诸多混乱和不适 。
身份识别中的贴心服务
前数字化时代 , “受众至上”理念不仅被媒体广为宣传和普遍实践 , 也被商家普遍推崇 。 数字化时代 , “受众”变身“用户” , 两者身份具有一致性 , 但我们已经渐渐鲜见“用户至上”的口号了 。 这样的转变 , 并不是数字化社会中网络平台(电商企业)不再重视用户的需求 , 而是继续竭尽全力探寻和预测用户的需求并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 但是不再对用户需求满足的努力广而告之 。 这样的变化是耐人寻味的 。
进入智媒时代 , 万物互联 , 智媒天下 , 我们发现生活中那些令人烦琐的事情 , 依靠一部智能手机 , 变得越来越方便:某个时间节点打开打车软件 , 手机上自动跳出的目的地恰好是你要去的地方;四季变迁 , 要买件适季服装 , 打开某宝、某东 , 恰好有相应的应季服装推荐 , 并且是你喜欢的蓝色;点开网站 , 被推送的恰好是你喜欢的体育新闻……从物质到精神 , 手机几乎可以快速地满足人们的一切需求 , 这正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充分挖掘和预测用户的需求并提供可以满足这些需求的信息服务 。 亚马逊较之传统百货的优势之一是拥有顾客全面的信息:某用户近日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和玩具 , 同一地址的另一用户买了婴儿洗浴液 , 于是 , 亚马逊会判断两个用户可能是一家人 , 他们可能对在线冲印照片有兴趣 。 与美国个人住宅信息网站关联 , 可以了解他们的住房价值以及他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和越来越多的智能预测 , 让用户的需求不仅可以被超前了解 , 也有了超前满足的可能性 。 这对电商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需求发现的革命性进步和业绩提升里程碑式的跨越 。 对用户而言 , 这种建立在信息收集“知情同意”隐私政策上的贴心服务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尊崇”满足和“畅享”体验 。 但是 , 潜存于“知情同意”和“贴心”之后的隐私风险 , 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忽略 。 因为 , 一方面 , 用户太喜欢和习惯这样的智能服务了 。 另一方面 , “一些应用已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 数据主体没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 , 只能被动地同意格式化的隐私政策” 。 “同意只是现有构架中形式性的选择自由 , 实质性的数据自决并没有被嵌入大数据模式 。 ”这就意味着看似行之有效的“知情同意原则 , 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意思表示长期处于不真实、无法到达的状态 , 告知与真实的知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鸿沟” 。
有形个体进入无人服务时代
社会是由繁杂多样的群体组成的 , 而个体是群体组成的最小单位 。 身份识别就是从群体中识别出具像的个体 。 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商业推广 , 群体的存在状态当然是有价值的 , 但在智媒时代 , 更有价值的是个体状态 。 只有准确识别个体的真实身份和具体需求 , 对应的智能服务才能真正展开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 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研究者开始将“无人驾驶”的概念付诸具体的实践 。 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无人服务开始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 而今 , 这种理论创想正在逐渐变成生活现实 。 与无人驾驶伴随的 , 则是一系列由智能机器人提供的无人服务形态:无人机、无人门禁、无人支付、无人商店、无人旅馆……也就是说 , 无人服务将成为智媒时代的一种生活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