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独家:宋志平与任正非治企对比分析( 二 )


任正非虽被逼创业以及让员工“自由发挥” , 但做企业思路清晰 , 一开始就定位不做专家 , 做组织建设: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 , 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 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 。 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 , 你站在这上面 , 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 创建华为时不是去做专家 , 而是做组织者 。
任正非说 , 华为初期的发展 , 是靠企业家行为 , 抓住机会 , 奋力牵引;进入发展阶段 , 就必须靠规范的管理 。
宋志平
1980年5月大学毕业到北京北新建材工作 。 工作起初是北京新型建筑材料试验厂车间技术员 , 后来厂长、总经理、董事长 , 之后的16年在中国建材集团担任总经理及董事长 , 其中有5年时间同时担任国药集团董事长 。
当时的北新公司不仅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装备 , 还引进了西方的管理体系 。 宋志平从此开始了解西方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规则 。 用宋志平自己的话说 , 大学毕业入职 , 让时代逼着走市场之路 。 从技术员到销售人员 , 融入北新的发展 , 由于进入的早 , 所以也适应得早 , 为后来企业崛起打下较好基础 。
宋志平还提到:回想我最初的市场意识 , 来自几个方面 , 一是我24岁时就到欧洲国家培训 , 后来也去过美国、加拿大、日本参观学习 , 并到中国香港、新加坡、雅加达等地参加展览会 , 从海外市场学习到先进的市场意识和理念;二是做了十年的销售工作 , 在每天从早到晚与客户沟通中增加了见识 , 尤其是在沿海开放城市的经历 , 较早接受了竞争、效率、质量、服务等市场经济观念;三是学习和读书 , 做销售员时特别喜欢读市场经济方面的书 , 学习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将产品卖出去 。 有一次在香港买了几十本小册子 , 全是关于怎么做销售的 。
治理过程
任正非
通过思想开放 , 学习各方面的经验 , 完善自己的思想 , 建设自己的管理与平台 。 将人、组织、价值创造到分配、干部培育等当作自己重点 。
任正非认为:先进的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三十多年来 , 华为不断改进 , 优化自己的管理体系 , 深入持续开展管理变革 , 通过管理整合资金、技术和人才成就了今天世界级的管理水平 。
华为管理体系有什么借鉴意义?吴春波认为:
第一 , 抓管理 。 中国不缺市场、不缺资金、不缺优秀的人力资源 , 中国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央企 , 都缺管理 。 需要强化管理 , 管理是提升效率 , 管理是一种生产力 。
第二 , 流程建设 。 流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从竞争性来讲 , 是使整个组织运作快速 , 就是说让从发现机会到实现机会的时间变得更短 。 从企业宗旨来讲 , 是更快地实现为客户服务 。
第三 , 人力资源 。 一方面 , 激励人天使的一面;另一方面 , 约束人魔鬼的一面 。 华为的这些做法对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它不过是一个先行者 , 走在前面 , 比中国其他企业思考得多一些 , 走得多一些 。
宋志平
通过不断争先 , 敢于突破 。 在计划经济转市场经济之初 , 取得先发优势 。 并且在取得先发优势后 , 在企业治理中 , 不断建立各种信心 , 推进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
在2018年北新市场营销会上 , 宋志平跟1300名销售人员讲:我们是一个崇尚客户第一的企业 , 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生命力 , 就是我们生存的价值 。 我总结出“质量上上、价格中上”这八个字 , 作为北新的价值观 。
宋志平还说 , 其实管理并不复杂 , 只要把员工真正关心的事情弄清楚 , 他们的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 。 再说经营成本中给予职工的待遇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 , 北新能够走出困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 员工有劲头 , 企业就能做好 。 我总讲应该把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分开 , 企业的领导人首先是一个经营者 , 然后才是管理者 , 企业领导者的工作重点内容要从管理转向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