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空|五连问:太空“撞车”意欲何为( 四 )


4、中美外空关系何去何从
2022年是美国沃尔夫条款实施的第11年 , 该条款禁止美中两国之间开展任何与美国航天局(NASA)有关的活动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 , 截至目前尚未见美将废除该条款的明确动向 , 这是中美开展航天国际合作与协作的主要法律障碍 。 此外 , 随着美高调成立天军、联合盟友开展以中俄为假想敌的系列太空演习、频繁对中方卫星进行抵近侦察或骚扰 , 中美外空关系日趋紧张 。 有评论称不排除此次事件是SpaceX故意为之 , 而美国官方即便没有指使教唆之实 , 也有放纵姑息之嫌 。 考虑到中美外空关系现状、美外空政策高调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SpaceX与美军方的密切合作关系等诸多因素 , 此类怀疑和指责有一定的基础 。
毋庸置疑 , 一个良性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 , 而且也是国际社会乐见的 。 且不论全局 , 仅就外空事务而言 , 中美同为航天大国 , 在外空国际机制构建、规则解释与制定等外空全球治理领域 , 并非“水火不容” , 在避免无谓外空冲突、有效防控外空危机、推动外空高效利用、维系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利用等方面 , 两者的利益及规则诉求是整体趋同的 。
关键是如何打破僵局 。 2018年以来 , 随着中美整体关系恶化 , 已有的外空双边对话机制受到很大影响 , 或减少或暂停 。 近期中美双方都释放出了愿意在某种程度上缓和关系的信号 , 外空事务作为两国关系的重要拼图之一 , 既受整体关系走向的影响 , 同时外空事务上的对话与协作也会推动两国整体关系朝向缓和有序和互赢的方向发展 。 中方照会的克制表态为相关对话的开启提供了契机 , 关键在于美国是否能抓住机会 , 从积极方面予以回应 , 以及后续双方能否对事态进展进行精准掌控和开展务实坦诚的合作 。 继而能够在战略谅解、机制构建和法律共识等方面着手 , 朝向求同存异、务实协作、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外空关系的方向发展 。 这种新型中美外空关系对于国际社会谋求良性的外空全球治理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
5、美国国内航天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互动的 。 同样 , 外空全球治理离不开各国行之有效的国内航天管理体系 , 国际规则和机制的讨论也会促进各国国内航天管理制度的构建或完善 。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是否已建立了明晰的国内管理机制 , 来处理其本国巨型星座卫星危及他国空间物体时的相关国内外事宜 。 2021年3月美国宇航局(NASA)与SpaceX签订协议 , 规定了NASA和SpaceX在轨道位置和机动计划的信息共享方面的责任等 。 SpaceX承诺尽量保证其卫星不会进入距离国际空间站或NASA其他航天器5公里范围内 , 一旦不可避免将进入此范围 , 则应提前一周与NASA协商风险减缓方案 。 然而该协议并未提及当星链卫星危及他国航天器时是否应当通报、通报什么部门以及如何与他国协调规避等问题 , 美商务部、国务院以及国防部等相关部门在处置此类事件中的职责还有待确认 。
另外 , 在国际空间法上 , 任何私人实体的外空活动的法律后果(包括与他国航天活动主体建立此类避碰机制)都将归属于特定国家 , 该国必须承担对此类机制建立和执行的监管责任 , 以及承担任何由此引发的不利后果 。 因此 , 美应当履行相关监管责任 , 尽快明确并公开其内部机制 , 例如明确SpaceX在发生类似事件时的国内通报、处置机制 , 以及对外通报、避碰协调机制 , 明确其负责此类事宜的对外主体 , 便于面临星链卫星碰撞或交会风险的国家发起国际磋商和协调程序 。 目前尚未见消息证实美国与他国建立了此类巨型星座避碰的双边协调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