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奔驰宝马造电池,给世界500强“碳清零”,一家全球化企业的碳管理生意经|数智化的秘密( 三 )


另一方面 , 话语权决定了定价权 。 当市场的天平倾向于卖方市场 , 只有少数既懂行、又有大量需求的企业客户 , 才有机会以更高性价比拿到现货 。
针对这两大痛点 , 远景把这项服务纳入到给企业的整体碳管理解决方案中 , 一是帮助企业避坑 , 二是降低采购成本 。 孙捷表示:“在此过程中 , 既能让远景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 又能让服务价值得到企业的认可 。 ”
充足的绿色权益货源是远景提供这项服务的基础 。 这与远景EnOS平台接入中国50%以上的风电资产和30%以上的光伏资产有关 。 “使用EnOS平台的‘五大四小’发电企业本身也希望通过远景来帮忙销售绿色权益给终端客户 。 ”
通过上游触达绿电资产 , 下游承接各类客户需求的能力 , 远景目前已经为苹果、宜家在华的大量供应链企业提供绿色权益交易服务 。
孙捷表示 , 为了提高远景在绿色权益交易方面的专业性 。 早在2019年 , 远景就与国际组织RE100展开合作 。 今年3月 , 远景又被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评为金牌解决方案提供商 。 此外 , 远景与全球三大绿证签发机构I-REC、APXTIGR和GEC也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
为了确保企业购买的绿色权益不会被重复计算或重复售卖 , 数字化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以前 , 企业花费200万买的就是一张纸 , 不知道是否被权威机构认可 , 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在方舟系统上下单、查询 , 全程追溯 , 还能对绿色权益进行分发 。 ”孙捷介绍 , “方舟”碳管理系统既支持管理购买的绿色权益 , 还能追溯绿色权益的“前世今生” , 确保绿证货真价实 。
把众多散户需求集中起来 , 在市场上拿到更低的价格、真实的货源 , 再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交付和管理 。 “绿证可以这样做 , 以后绿电也可以这样做 , 碳信用采购也可以这样做 , ”孙捷告诉36氪 。
孙捷以今年为国际某零售巨头在华的300家供应商采购的100万张绿证为例:“原来企业最头疼的不仅是怎么买的问题 , 还有怎么分配和管理绿色权益的问题 。 现在他们可以按照供应商实际申报的数额按需分配、实时核销 , 解决了传统方式量化难和过程不透明的问题 。 ”
他承认 , 虽然在早期阶段 , 即便没有数字化 , 企业也能通过购买绿证来中和碳源 , “但是数字化的价值在于存真去伪 , 同时成为了行业一站式的管理平台 。 这一定会成为接下来的趋势 。 ”
今年8月 , 远景与中国节能协会、钛合认证等机构共同起草了中国首个可量化的《零碳工厂评价规范》 。 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 , 其中 , 最高等级六星“零碳工厂”为业界最严格要求 , 即在评价分数达到100分的前提下 , 工厂需在无碳抵消的同时实现零碳 。 在评级考核中 , 温室气体减排内容的占比最大 , 高达40% 。
尽管工信部曾于2018年5月发布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的国家标准 , 但并没有涉及碳排放的核算和碳足迹的追踪 。 “由于‘双碳’背景下的新国标尚未出台 , 中国目前只能以国际ISO14064标准下的GHG计算和验证准则 , 以及英国标准协会发布的PAS2060标准为参照 , ”孙捷如是说 。
在国标出台前 , 远景碳管理业务目前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外资企业 , “他们更加拥抱ESG和双碳 , 不需要做额外的市场教育 , 只要能解决实际需求 , 是能够得到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 但来找我们合作的国内企业也越来越多 。 ”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下 , 孙捷认为远景已经占据了一定优势 。
03.零碳“最后一公里”
除了参与“零碳工厂”的标准制定 , 远景还推动零碳产业园的落地 。 自2021年起 , 全国“零碳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