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作者:我们的团队张颖
最近 , 北京卖煎饼的大妈火了一把:明明是一件小事绊倒了顾客 , 但当顾客怀疑煎饼里的鸡蛋少了时 , 笑容满面的大妈突然变了颜色 , 一股霸气怒涌而出:大妈 , 我卖煎饼月入三万 , 能不能少给你一个鸡蛋?
这么低调的摊煎饼、炫富的时刻 , 简直如雷贯耳 。从吼起 , 就震惊了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屏幕 , 激起了各种羡慕和情感 。但是如果你看了一些历史书 , 就不用大惊小怪了!
因为 , 就在中国历史的风云激荡里 , 帝王将相大事件的风光间 , 却也从来藏着一些低调的好工作:似乎并不明显 , 但只要埋头苦干 , 就能赶上好时光 , 不需要看人脸色 , 走错路 。努力工作就能挣钱!比煎饼阿姨难多了!
1 , 书佣(汉朝至隋唐)
顾名思义 , 图书服务员就是抄写单词的帮手 。印刷术发明之前 , 浩如烟海的书籍和经典是如何变成书籍的?就看他们一个个抄了 。但是在西汉以前 , 这种苦活基本上都是奴隶干的 。直到西汉成为皇帝 , 政府才开始雇人抄书 , 也就是“书仆” 。但那时候毕竟是竹简 , 用人单位主要是政府官员 , 工作辛苦工资低 , 基本要入不敷出 。比如投笔从戎去胖揍匈奴的大英雄班超 , 辞的就是这个苦活 。
但所谓高科技带动新产业 , 一直到魏晋南北朝 。随着造纸术的普及 , 编书的成本越来越低 。不仅政府经常雇人抄书 , 贵族家庭写书也是家常便饭 。发展到南北朝时期 , 像沈约这样的家族收藏超过2万册 。长安洛阳健康拥有庞大的图书市场 。这么多书都要书役一个字一个字抄!强劲的刚性需求 , 也被称为国内服务业 , 从那以后每年都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
文章插图
根据《北史》中的记载 , 当时东魏、西魏的一些巨匠著书立说 , 请了一批书僮紧急开始抄写 , 一天一夜就能保质保量完成 。最水涨船高的是——的待遇 。南朝刘宋时期 , 雇一个书僮抄一个《法华经》要花3000元 。当时刘宋都城建康的房价呢?三万钱就可以在黄金地段买宅子!
在簿记员中 , 那些写得又快又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 , 往往收入丰厚 。刘宋时期著名的书僮陶振宝 , 临摹一张纸起价40元 。北魏的刘芳 , 素有“书法好”之称 , 每年仅受佣抄写经文的收入 , 就有绸缎二百匹 , 相当于同期北魏五品官员的年收入 。后来刘芳升上了顶峰 , 但抄写书籍的工作仍然很愉快 , 而且是20多年了!
对于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来说 , 家仆的意义不仅仅是丰厚的收入 。当年的家仆提供了便利:就像金庸笔下的扫地僧守护藏经阁练就绝世武功一样 , 南北朝的家仆也是藏龙卧虎 。比如北朝的学者崔光和崔亮兄弟 , 南朝的文学家王桑如和都是在多年如一日的抄书工作中 , 悟出精深学问 , 最终完成草根逆袭!
即使在水平极其严格的时代 , 低调的图书服务行业不仅为有志青年提供了赚钱的饭碗 , 还架起了草根反击的阶梯!
26.toutiaoimg.com/large/39a0000471244f944a23" />
2 , 小吃业(两宋)
两宋商品经济发达 , 尤其惹眼的 , 就是诱人的餐饮业 。比如宋朝背景的小说里 , 主人公只要聊得来 , 经常就兴高采烈下馆子 。多少高潮的情节 , 都是在酒楼里的觥筹交错里折腾 , 惊心动魄间 , 能把读者越看越饿!
而放在真实的历史上 , 两宋的餐饮业 , 更是空前发达 , 远远甩开唐朝的超大型酒楼更是司空见惯 , 北宋的开封城里 , 大型的酒楼七十二家 , 小型酒楼店铺总数过万家 。东华门外的超级大樊楼 , 能容纳酒客数千人 。绝对宋代的朝阳产业!
而且不单阵仗大 , 宋代的餐饮业 , 经营业务也十分丰富 。中小型的酒楼里 , 都是看戏听曲各类营业活动齐活 。色情业更是合法化 。经常是客人在一楼吃喝 , 妓女们就在二楼等生意 。还有好些中间人 , 宋朝叫“厮波” , 专门楼上楼下来回跑 , 靠给食客妓女牵线来收中介费 。就是这么个天天跑断腿的“厮波”行业 , 后来都冒出了北宋太尉高俅 。可见行业前途之好!
但这类前途极好的“闲篇” , 两宋餐饮业里 , 也有一些行当 , 却是从来不屑搞 , 就是一心一意 , 凭着手里的餐饮手艺赚钱——小吃业!比如北宋年间的奶酪张家 , 草婆婆肉饼 , 薛家羊饭 , 郑家油饼 , 贺家酪面 , 南宋的李七羊肉 , 五嫂鱼肉羹 , 都是近百年如一日的小门头 , 却也都是百年老品牌!不但低调更专一 , 诸如妓女厮波之类的角色 , 都是见一个就打出去!一心一意只做美味小吃 。典型贺家酪面 , 一份要卖五百贯钱 , 且上市就被抢光!
文章插图
如此用心经营的好产业 , 也叫好些两宋的小吃业主 , 从来自豪感倍增 。煎饼大妈那点豪气更是小儿科 。就连性情孤傲的大才子苏轼 , 都被汴京城的小吃店老板怼过 。当时苏轼去吃薛家羊饭 , 边吃边赞不绝口 , 然后就和老板亲热攀谈 , 鼓励老板培养孩子考科举 。不想老板哈哈大笑:我们家做羊饭的年收入 , 够京城里好些京官赚两三年 。
补充说一句 , 这小吃老板的豪言 , 不单在宋朝很实在 , 放明朝也绝不吹牛 。明朝大学士于慎行的《谷山笔尘》里就写了:北京城里别说小吃店主 , 就是卖酱油醋的小铺面 , 只要有独家手艺 , 就能有百万钱(人民币上千万)资产 。比他这位“副总理”阔气的多——不管多低调的行当 , 能够像做一份小吃那样用心 , 当然就可以这么豪气!
3 , 工匠(明朝)
明朝自进入中期起 , 商品经济突飞猛进 , 腰包越发鼓的明朝老百姓们 , 追求时尚的步伐 , 更是狂飙突进!
如此火热风气 , 放在民间生活里 , 更常见火热消费狂潮 , 哪怕江南中小型的城镇里 , 市面上都十分热闹 , 各种奇巧物品更是云集 。至于京城北京 , 则是“处处胡同铺锦绣”的大阵仗 , 每月四次的北京庙会 , 次次都是数万人聚集的火热场景 。甚至连刑部衙门前的街道 , 也都给占了摆摊交易 。如此空前火爆的商品经济 , 也叫先前不起眼的工匠行当 , 自然财源滚滚!
而且比起前代来 , 明朝的工匠 , 更是极讲品牌效应 。明代中后期 , 大江南北就有“广州匠”的叫法——广州的工匠们 , 不但手艺出名精湛 , 创意更是源源不断 , 各种生活用品 , 哪怕是锅碗瓢盆 , 经过广州工匠一开发 , 全都涌现出匠心独具的新款式 。每次上市都风靡一时 。以至于“广州匠”更成了举国公认的品牌!《五杂俎》里记载:江南当地请工匠 , 一听对方满嘴粤语 , 工钱立刻就翻倍!就是这样的硬品牌!
文章插图
明代的工匠品牌 , 又何止“广州匠”? 比如明朝天顺年间 , 北京城里的油漆工杨陨 , 有一手独家的调漆技术 , 以他的漆绘出的山水人物 , 不但色泽亮丽 , 而且几十年不掉色 。京城号称“杨倭漆” , 也凭着这手艺 , 在京城没一年时间 , 就风光买田置地!明朝正德年间工匠龚春的独家差距“供春壶” , 当时在市面上就是“金玉之价” , 哪怕是他弟子的作品 , 起步价也是数百两白银!明朝分工已经近千的手工业 , 有独家工艺 , 就有硬品牌!
而且明朝工匠的“硬品牌” , 当时更是国际声誉 。葡萄牙学者克鲁斯的《中国志》里 , 就给了广州工匠服气好评:完美技艺 , 巧夺天工!老牌海洋强国西班牙 , 更是深有感触 , 明末西班牙殖民者 , 曾经拼命学造中国福船 , 谁知几乎原模原样造出的中国船 , 耐用性竟只有原版明朝船的一半 。仔细一查才发现 , 不是技术不对 , 而是西班牙工匠比明朝差太远!
而比起元朝时视工匠如奴隶的恶劣场面 , 明朝工匠的地位 , 更是扶摇直上 。晚明年间许多有独家手艺的工匠 , 不但像世家大夫一样买田起宅 , 而且是士大夫圈子里深受敬重 。比如明末苏州精通磨竹器技术的濮仲谦 , 长洲擅长装修技术的孙凤 , 精通制墨的程君房 , 都常是各类文人雅集里的上宾 , 年轻一辈的读书人 , 更在他们面前恭敬执弟子礼 。曾为濮仲谦做传的明末文人张岱 , 更是发出感慨: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
文章插图
【煎饼宋大姐微信 鱿大姐创业小吃交流群】这样的尊重认同 , 才是好土壤 。育出古代中国 , 曾经撑起民族自豪的匠人精神!
- 宋歌:大而不强的中国电影需要工业化
- 青岛科大盖恒军/宋红兵团队在油水分离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 卖煎饼,想创业卖煎饼
- 比亚迪宋|你说,护卫舰07有机会吗?
- 旗舰|3799元同价位性能屏幕最强!宋紫薇评iQOO 11标准版:非常顶
- 小熊和苏泊尔哪个牌子好 小熊煎饼档
- ota|谁冬季用车体验更好?OTA升级后零跑C11对比宋PLUSEV
- 对话小马宋、张天一:粉面品牌,走蜜雪冰城的路比走喜茶的路强
- 创业时代宋轶剧照 王耀庆创业时代剧照
- 开个杂粮煎饼店挣钱吗 饼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