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融资数百亿,AI四小龙闯关IPO,谁是最强王者?( 二 )


中国的计算机视觉企业相较于全球发展较晚 , 海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有相关企业出现 , 而国内1999年才有为海外企业做代理业务的企业雏形 。
后来 , 随着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崛起 , 为计算机视觉企业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 , 对计算机视觉公司而言 , 数据和技术缺一不可 , 有了大量的数据做支撑 , 很快在这一领域领先全球 。
国内这一领域里的王者 , IDC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商汤科技、旷世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和海康威视的合计市场份额接近50% 。

海康威视已经上市 , 尚未上市的AI四小龙 , 实力究竟如何呢?
商汤、旷视有阿里撑腰 , 云从国家队 , 依图难追赶如果按照公司成立时间来看 , 旷视科技是老大 , 依图科技是二哥 , 商汤科技是老三 , 云从科技是四弟 。 但如果按照估值、融资额来算 , 商汤显然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

2011年10月份 , 三位清华的学生率先嗅到了人脸识别的商业价值 , 怀揣着将计算机视觉应用到游戏中的憧憬 , 组建了最初的旷视科技的团队 。
虽然在今天 , 人工智能是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 但10年前 , 这是国内很少人涉足的未知沼泽 , 投资人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因此旷视的第一笔融资并不顺利 , 吃了很多闭门羹 。
老二依图科技的融资就幸运多了 。 在旷视科技成立一年后(2012年9月) , 一直在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的朱珑博士回国创业 , 不久就拿到了真格基金的天使轮融资 , 很快成立公司 。
2013年以后 , 人工智能在国内迅速发展 , 中国政府热情号召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技术 , 资本加速涌入AI赛道 。

后来居上的“一哥”商汤科技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 它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 IDG的牛奎光狂掷数千万美元 , 让原本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汤晓鸥研究团队走出实验室 , 重新组建团队 , 组建了商汤科技 。
不久以后 , 云从科技也诞生了 。
相比其他公司 , 云从是最根正苗红的 , 核心骨干大多为中科系 , 数轮投资中 , 国家队、产业基金的身影频现 。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 AI领域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 AI的融资事件 , 在2018年达到顶峰 。

四个独角兽们 , 就在这种背景下各自精彩 , 任意拎一个出来 , 都经历了10+次融资 。
IPO之前 , 旷视科技进行了10轮融资 , 越到后期 , 融到的钱越多 , 即使不计算2020年联一投资的G轮融资 , 旷视科技获得了累计超过19亿美元的融资 。

最开始 , 旷视股份是联想系的企业;后来 , 阿里系逐渐对其加大投资 。
支付宝的人脸解锁业务、物流仓库业务 , 为旷视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平台 。

而阿里所在的大消费领域 , 又是国内计算机视觉潜力最大的一个应用领域 , 2020年-2025年市场规模以54.95%的速度增长 , 阿里急需人工智能企业为之后的业务发展做支撑 。

同样被阿里青睐的 , 还有“一哥”商汤科技 。
商汤科技除了含着金钥匙出生外 , 还是资本最青睐的企业 , 从成立至今 , 进行了11轮融资 , 累计融资超过30亿美元 , 成为四小龙中融资总金额最高的公司 。

阿里早在商汤C轮融资的时候就已经入场了 。
除了旷视和商汤外 , 阿里还布局了寒武纪、数云等其他人工智能的公司 , 它用极其雄厚的资金 , 在人工智能领域给自己描绘了更广阔的业务版图 。
看完了融资融得轰轰烈烈的老大和老三 , 再来看老二依图科技就有些平淡 。
虽然也经历了10轮融资 , 但从披露了金额的融资额来看 , 合计不超过5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