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硬科技要有硬担当 科学家创业中的家国情怀|专访数之联创始人傅彦

创业邦|硬科技要有硬担当 科学家创业中的家国情怀|专访数之联创始人傅彦
文章插图
时代呼唤科学家,但科学家也需要对时代做好准备。
作者|周峰
编辑|白瑞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现代工业的深度,驱动着创新和变革,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革命4.0正影响着各行各业。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传统工业已经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崛起下,开启了智能化转型,并得到了国家高度关注。然而在工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现状下,传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业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的需求。
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是数之联正在推动解决的问题。
这家公司位于成都,由3名学者创办。作为工业领域为数不多的大数据企业,数之联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内领先的缺陷检测与分类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京东方、天马、信维诺等头部企业的二十多家工厂,已经部署了数之联的解决方案,用于工业智能质检、工艺流程优化等核心生产场景。
但数之联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成绩的背后,是10年艰辛的创业历程。公司犯过战略不清晰、战线过长的错误,也一度面临资金链断裂,创始人甚至需要出卖房产维持经营的窘境。
在逆风中,3名创始人逐渐完成了从学者到企业家的蜕变,成功扭转了资本市场对科学家创业的偏见,也带领公司在大厂难以涉足的领域里打下了一片空间。
“什么都能做,就是什么都不能做。”数之联创始人兼董事长傅彦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如此总结创业初期经历的遗憾。10年创业,她深刻认识到只有把工具和行业知识深度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壁垒。
除此之外,还有坚持。
可以预见,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高涨,全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满足时代要求,离不开先进的科研成果。时代呼唤科学家,但科学家也需要对时代做好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数之联有自己的故事。
以下为创业邦对数之联创始人兼董事长傅彦的专访:
创业和科研
到底哪里不一样?
创业邦:为什么放弃学者身份,成立了一家公司?
傅彦:创业之前,我们的研究方向就一直是数据挖掘。
当时计算机在储存、计算和实时处理方面的能力不足,学术研究成果距离真正的落地还是很远。创业之前我们其实和企业有过很多合作,但很难解决这些企业的实际问题。
我们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感到学术研究如果不服务于社会,悬在空中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直到2012年,计算机的算力和分布式处理能力已经成熟,我们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有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促使我创业的原因。
创业邦:创业压力大吗?和做学术,有什么不一样?
傅彦:压力肯定大,非常大。
创业和做学术非常不一样。在学校工作,我们是“旱涝保收”的。每年无论怎样,教授的工资都非常丰厚,而且有电子科技大学的身份背书,也能顺理成章地拿到很多项目。再加上国家对教师的补贴,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小的。
但创业不一样。企业的每一笔开销都来自你自己,况且我们这个行业人力成本也比较高。像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400多人的规模,每年发出的工资接近1亿。每天一睁眼,头一件事想的就是下个月的工资在哪。
创业邦:印象中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哪一年?
傅彦:我们最难的时候是2015年。创业最初公司走的是集团化道路,造血能力非常薄弱,很长一段时间都靠政府补贴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