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2021年终盘点:阿里腾讯迎至暗时刻,王座挑战者突围不易( 四 )


再来看美团打车业务 。 滴滴遭审查、旗下APP被无限期下架 , 给美团创造了重返赛场的机会 。
在7月份重返赛场之后 , 美团就第一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100多个城市上线打车服务 , 并开启大规模扩招 。 据悉 , 在上海招募司机团队时 , 美团除了给予免佣金、一周最多2000补贴、冲单奖励和拉新奖励之外 , 还提供各种附加福利 。
然而 , 和前面的社区团购业务一样 , 打车业务也是烧钱换不来增长 。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督信息交互平台的数据显示 , 美团打车9月份和10月份订单量分别环比下降8.1%和5.8% , 真实演绎了什么叫出道即巅峰 。

(图片来自Pexels)
更糟糕的是 , 美团和阿里、腾讯一样 , 也没能逃过反垄断的处罚 。
10月份 , 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美团的最终处罚决定——34.42亿人民币 , 且要求其全额退还从各商家处收取的合作保证金共计12.89亿 。 这两个金额加起来 , 已经超过美团2020年全年净利润——相当于美团白干了一年 , 钱全部要拿来交罚款 。
总的来说 , 美团这一年一顿操作猛如虎 , 收效却是微乎其微 。 从财报来看 , 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团新业务的亏损还是非常严重 。
数据显示 , 今年前三季度 , 美团新业务的经营亏损分别为80.4亿、92亿和109亿 , 均较去年同期大幅放大 , 一季度的亏损额同比增长489.9%最为夸张 。
扩张是必不可少的 , 但如何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保持健康发展 , 是美团接下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否则 , 一边烧钱一边扩张 , 最终却没能抢下更大的市场份额 , 美团距离阿里、腾讯的“股王”宝座只会渐行渐远 。
2、京东:抓住物流+零售两条主线 , 成本压力依旧突出
和美团相比 , 京东虽然市值落后 , 但胜在发展得更为良性 。
京东过去这一年的主要工作 , 都在围绕自己“新型实体经济”这个定位铺开 。 其中最明显的 , 就是针对物流、零售这两个领域的布局 。
首先 , 在物流领域 , 京东物流的上市不仅让刘强东收获了个人的第四个IPO , 也让京东的物流业务开拓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
今年5月份 , 京东物流成功在港上市 , 开盘首日股价大涨16% , 市值一度飙升至2800亿港元 。 根据京东物流的官方数据 , 截止目前总共拥有超过1400个云仓 , 数十个保税仓库和海外仓库 , 物流航线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服务的企业客户超过20万个 。
从财报来看 , 京东物流上市之后也交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单 。 三季度 , 京东物流营收257亿元 , 同比增长43.3% 。
在京东物流的发展战略中 ,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摆脱对京东零售业务的依赖 , 积极开拓外部客户 。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 , 进展也算顺利:截止上半年 , 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265亿元 , 占总收入的比例上升至54.7% , 同比增长109.6% 。
过去这几年 , 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一直不断提升 , 独立性明显加强 , 也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

此外 , 过去一年京东和达达集团的连接也变得更加紧密 。
10月份 , 京东正式上线小时购业务 , 由达达全面负责即时零售配送 , 试图利用京东主站的5.3亿活跃用户和达达的即时配送优势带动零售业务增长 , 以及在总规模接近9000亿即时配送市场蚕食更多份额 。
按照京东方面给出的数据 , 小时购业务自从内部试运营以来 , 渗透率就不断提升 , 9月份销售额较1月增长近150% 。 在10月大规模上线之后 , 更多B端商家涌入 , 商品复购率也在持续提升中 。
华润万家相关负责人表示 , 旗下超过1800家超市门店已全部接入京东线上渠道及开通小时购业务 , 成为京东小时购业务中销售规模和成交量增幅最高的商超品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