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在线沙龙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创新的实践路径 |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中国汽车报|在线沙龙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创新的实践路径 | 新能源汽车
文章插图
12月13日,《中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2021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发展论坛上发布。12月17日晚8:00,《中国汽车报》最新一期“在线沙龙”,邀请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法规标准部部长李乔、苏州高铁新城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平、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李阳、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中国传播部门主任刘岱宗,围绕《指南》进行了权威解读,并提出真知灼见。
《指南》作用如何体现?
中国汽车报|在线沙龙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创新的实践路径 | 新能源汽车
文章插图
“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智能化、网联化是其显著特征,而且智能网联汽车要与信息、交通、能源及智慧城市相互融合,中国迫切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路线。”李乔对《指南》出台的背景,以及如何看待《指南》及评价指数在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布局中的支撑作用作了解读。他表示,我国已经批复16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前不久刚公布的第二批双智试点有10个城市。虽然各相关城市都有自己的实践路径,但其发展阶段、产业基础、经济实力皆有不同。《指南》的出台就是为了去评估这些城市的情况,并提出了一套评价体系。该体系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希望通过指标诊断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现状,并对相关产业布局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构建城市发展模型,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指导。
《指南》提出,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通过“政策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示范竞争力、消费推广支撑力、融合发展支撑力”六个维度开展。围绕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指南》将对地方政府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带来哪些参考和指导意见,多位嘉宾分享了看法。
“我们参与了《指南》的编制工作,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希望将各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经验融入其中,从而让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承载更多的国家机遇,发挥更大的作用。”陈国平表示,一是《指南》评价体系和评价维度较为全面;二是其指标体系面向未来,内涵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将推动城市集成能源网、交通网、通信网及云平台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素资源是流动的;三是该指标体系较为客观,会促使政策资源薄弱的城市在创新力、政府部门效率、招商引资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空点上发挥更大作用。
“《指南》中的城市评价模型有重要意义。”李阳表示,从中可以看出城市产业基础条件是否具备,如何提供人才及政策支撑等。首先,在混行城市交通中,非智能汽车与智能汽车将长期并存,因此,要靠评价体系来客观分析。其次,城市融合发展,是汽车与能源、交通、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融合,也是城市的重要定位。第三,通过从“九五”以来的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今年进入市场化元年,消费者主动购买有力拉动市场,今年销量超300万辆,明年预计销量将超500万辆。参考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从技术链到创新链、价值链再到资本,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