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部部长王涛简历 中石油王涛简历

引子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 她放弃了出国留在北京的机会 , 选择回到胜利油田 , 用科研成果助推家乡油田的效益 。
在“女博士”身份的背后 , 她突破性别限制 , 扎根科研一线 , 在万千瓶罐罐的碰撞中燃烧起智慧的火花.
胜利油田高级化工专家、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涛 。她长期从事三次采油、堵水调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主持国家、省科研项目16项 , 增产原油60多万吨 , 创造经济效益上亿 。
她的身体生动地反映了她对自己最初使命的坚守 , 对石油精神的传承和对真诚的追求 。像一朵在奉献中绽放的“科研玫瑰” , 她以油田开发的技术问题为研究方向 , 为几近废弃的高温高盐油藏注入活力 。

石油部部长王涛简历 中石油王涛简历

文章插图
王涛和他的同事正在观察高温凝胶化试验的效果 。
16年来 , 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6项 , 累计为油田输送原油60多万吨 。
这是胜利油田资深化工专家王涛在科研道路上的三个关键人物 , 也是她交给心爱行业的一份优秀答卷 。
博士毕业后 , 她放弃出国留京的机会 , 选择投身胜利油田科研一线 , 用科研成果助力油田效益发展 。长期从事EOR、堵水调剖研究 , 首次提出了“进、堵、动”的深部调剖驱体系设计理念和“CO2无水驱防窜”的研究设想 , 以及聚合物微球和乳液、CO2气溶性发泡剂等功能聚合物的成果 。已经在该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应用.
每一个科研项目的背后 , 都是王涛16年来走过的一条专注之路 。在这条路上 , 她始终秉持着“为了同一个石油石化梦想”的初心 , 将初心付诸行动 , 以无怨无悔的姿态 , 在三次采油事业上画下美丽向上的线条 。
“球博士”扎根科研一线
说到女医生 , 人们很容易第一时间想到一些标签 , 不苟言笑 , 难以接近.王涛颠覆了人们对女医生的“刻板印象” 。当然 , 她也有女医生的共性 , 那就是成绩优秀 。
王涛是“石油二代” , 她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石油工人 。在家人的注视下 , 她逐渐对石油产生了兴趣 。她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修化学工程 , 本科 , 硕士 , 博士.她在显微镜和滴定管中慢慢揭开了油的神秘面纱 。
2004年 , 王涛获得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面对有利条件和羡慕的机会 , 她选择回到父母为之奋斗、养育她的土地东营 , 在博士后工作站孤岛分站工作 。早在大学的时候 , 就听哥哥说起过一件事:国外有一种类似感冒颗粒的小药粒 , 放入油井后可以增产 。后来她才知道 , 小药粒其实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我们可以在国外做我们能做的事情 。”正是这个想法 , 让她进入了聚合物驱采油领域 , 并坚持了十几年 。
王涛刚开始在孤岛工作时 , 了解到胜利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3% 。为了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 她始终坚持在一线寻找问题 , 从现场寻求灵感 , 这让石油师傅们以全新的眼光和耳朵看待这位“女医生” 。
然而 , 这条科研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受水质影响 , 高粘度的聚合物交联体系一入水就变稀 , 根本不起作用 。半年的实验室测试屡次失败 。“那时候 , 我梦想着每天做实验 。”王拓
首次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可及、可堵、可动”的深部调剖系统设计理念 , 简化了投资成本高的原始作业 , 就像油井的点滴一样 , 实现了聚合物的在线连续注入 。在多个油田和海上推广应用 , 累计增油5万余吨 , 王涛因此获得“邱博士”称号 。
奉献 , 为了同一个石油石化梦
王涛
办公室里装裱着一幅字“舍得” , 这是她内心的写照 。为了科研事业奉献 , 有“得”必然要有所“舍” , 家庭成了她“舍”的那一边 。
出差、加班、熬夜、做实验、工作到凌晨 , 是王涛在科研攻关期的工作常态 。繁忙的工作意味着更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2007年年底 , 王涛博士后出站不久便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海上油田活性聚合物乳液驱油体系”研究任务 。怀孕期间 , 正处在项目关键时期 , 为了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性 , 她每天靠双手把几百公斤的油砂一点点筛出不同粒径;儿子五个月时 , 由于聚合物合成实验具有毒性 , 王涛忍痛给孩子断了奶 , 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攻关中 。
乳液优选、算配方比例、测应用效果……经过数千组的实验后 , 2010年 , 王涛终于突破了前期产品稳定性差的瓶颈 , 研究出乳液聚合物产品 , 解决了高含水断块油藏调驱的难题 , 在埕岛油田应用后累计增油近6万吨 。
“在事业或者情感中 , 你有怎样的满足?”2019年 , 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第五届感动石化人物”颁奖典礼上 , 主持人敬一丹曾这样问王涛 。“为了同一个石油石化梦奋斗 , 一家人相互扶持 , 相互鼓励 , 这就是幸福 。”王涛自豪且激动地说 。
在王涛的眼中 , 幸福显然有着它独特的定义 。“作为一个母亲 , 我确实有亏欠 , 因为常常没能陪伴孩子;但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 , 我又无悔 , 看到研究成果解决了油田生产难题 , 内心那份满满的喜悦感、获得感会顿时涌上心头 , 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王涛说 。
王涛的儿子十分懂事 , 他理解妈妈加班、无法接送他上下学、不能参加毕业典礼 , 是因为要为油田、为国家而奉献 。2018年 , 王涛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儿子把妈妈的奖章挂在自己胸前 , 骄傲地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 , 他以拥有一个“为了同一个石油石化梦而奉献”的妈妈感到骄傲 。
用心培育更多科研硕果
“特高含水期调剖堵水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气溶性发泡剂的研制”“纳米自适应体系深部调驱可行性研究”等14项国家重大专项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被她一一攻关 , 聚合物微球、乳液聚合物、新型功能聚合物等多项世界一流的技术成果实现矿场规模化应用 , 累计创效数亿元……
参加工作16年来 , 王涛一刻也没有停下过前行的脚步 , 年年有立项 , 年年有成果 , 而加诸于她身上的荣誉也一样很多:20项成果应用于现场;32岁 , 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工;35岁 , 当选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并于2016年连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19年2月 , 成为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先后荣获国家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感动石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
近些年 , 一些国内外企业和石油高校纷纷高薪向王涛抛出橄榄枝 , 她都一一谢绝了 。她说:“我的事业在胜利油田 。”当她获得感动石化人物之后 , 有采访人员采访她 , 问她有什么感想 , 她说:“我要特别感谢中石化胜利油田这个舞台 , 这么一个好平台 , 让我有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可以兼顾我的家人 。我的家人在这里已经生活得很幸福 。”
在自己幸福满满的同时 , 王涛非常注重和关心身边青年人的成长 。她常说:没有哪一项成果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 。研发一流的技术 , 创造一流的效益 , 需要一支一流的团队 。对刚入职的年轻人 , 她手把手地教;对科研骨干 , 她靠上去指导课题立项、解决实际困难 。外出参加学术交流 , 她总会把资料拷回来与大家分享 。如今 , 她的课题组成员中 , 两人已成为胜利工程院十大科技创新先锋 , 3人成长为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的技术首席 , 8人成为采油厂科研技术骨干 。
虽然科研工作有苦有累 , 王涛却始终感到乐比苦多 。对她而言 , 每一项科技成果都如同一颗颗来之不易的果实 , 而她愿意以踏实勤奋的劳动 , 在油藏深处培育出更多科研硕果……
【石油部部长王涛简历 中石油王涛简历】(采访人员 李晓琳 衣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