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杉:新时代社会治理应注重“引美入治”
加强美育,提高审美素质,将美育纳入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时代使命 。
“引美入治”是积极应对社会治理新形势的内在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充分利用“以美入治”的特殊语境,着力强化社会美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审美和美的创造在修复精神创伤、培养全面完美的人方面的关键作用,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提升全民审美和人文素养,努力建设美好生活、美丽中国 。
“引美入治”是激活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引美入治”就是组织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有人文性的审美活动,使人在审美中抚平心理创伤,在与美和自身对话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的终极答案,从而走出自我,融入整个人类命运的创造与建构 。
通过对各种艺术空间、活动、场景、作品的精心创作和选择,可以实现“以美入治”的凝聚力和社会融合 。
“以美入治”是提高全社会审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 。
“以美入治”致力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极大地促进人们的共情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将人们对自身幸福的关注延伸到人和事上,促进形成美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
原创链接:新时代社会治理要注重“把美引入治理”
王珈榕:保护生态必须依靠制度
林长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地方林业保护责任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安徽、江西等地积极探索森林生长体系,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 。青山绿水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绿色发展的双赢 。一些地方在林长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林长制”“林检察长”等一系列新制度,释放了巨大的治理效能 。
全面落实林权制度,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和开发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要继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不断完善基层生态管护队伍,夯实林权制度基础力量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释放林长制的效能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发挥常林为民创利的制度优势 。
原创链接:让每一棵草、每一棵树都有“做家人”的感觉
向春玲: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树立“老有所养”的积极观念 。树立“老有所养”的积极理念,要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不能简单地把老龄化当作一个问题,倡导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理念,更新观念,消除对老年人再就业的歧视,积极为老年人传递人力资源的优势和价值 。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 。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具体激励政策,完善老年人就业保障机制 。
深化退休制度改革,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我们应该根据基本原则,逐步推迟退休年龄,而不是“一刀切”
,及时有效地对接相关企业或单位的用人需求,实现供需关系精准匹配 。
拓展老年人教育培训的内容 。在知识不断更新与发展的现代社会,老年人口的教育培训内容除了涵盖养生、健康、文化、心理等方面内容,还要考虑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需要,拓展获取信息知识、网络操作、新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途径 。
原文链接: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激发老龄化正面效应
蔡之兵:如何培育中部地区世界级城市群和中心城市
第一,要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增强对全国乃至全球先进要素的吸引和集聚能力,为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奠定制度基础 。
第二,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方位提升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夯实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
第三,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构建畅通无阻且具有成本优势的现代流通体系和均等化的公共政策体系,实现各种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高效流动,增强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动力基础 。
原文链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难在哪怎么办
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部研究”
一、坚持实践原则,回到文艺现实和文艺现场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必然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回到文艺现实,并着力解决社会现实难题 。其次,概念本身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否定和扬弃的环节,概念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统一性需要进行联系 。再次,实践是把握真理的重要原则 。
二、批评家自身的意识形态建构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的人格意识构建的重要性 。第二是构建新形态的历史观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 。第三是实践性品格与批判性品格互为前提 。
【创业酌用兵家之,四川兵之采创业】三、建立用于批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 。第一,防止“美学的”与“历史的”相对立所造成的教条主义与机械主义 。第二,重新确立主体性在批评行为中的作用 。第三,重视事实与现实的判断,避免立场先行 。第四,区分意识形态与情感现实 。
原文链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部研究”
张岂之: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 。与这三个古文明相比较,能够清楚地看出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兵家、杂家、农家,还有在街头巷尾讲故事的“小说家”等,诸子百家让中华文明迸发出耀眼光芒 。“百家之学”渗透着溯本求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注重人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致用精神以及奋发图强、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等 。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人”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首次系统地论述关于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完善、人的道德、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儒家最早提出君子“人格”概念,提倡敬老、养老、救济孤独残疾、勤劳勇敢等美德以及大同理想等,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
原文链接: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王阳:以扩容提质促进就业结构均衡
当前,就业领域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结构性失衡:一是就业的城乡区域结构失衡 。二是就业的产业结构失衡 。三是就业的收入结构失衡 。四是就业的劳动力素质结构失衡 。
还要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与以往的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创新驱动,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这些都要求就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十四五”时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关键时期,需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更好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个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第一,妥善处理技术进步对就业领域的影响 。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第三,完善工资制度和工资形成机制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对就业领域变化的适应性 。第五,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政策和服务的精准度 。
原文链接:以扩容提质促进就业结构均衡
王璐: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一项重要内容 。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深刻认识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既关乎民生,也关乎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就业规模扩大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辅相成 。还要看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促进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是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重要一环 。
面向未来,需着力巩固和拓展稳就业成效,采取更多务实管用的举措,加强对企业稳岗和扩大新增就业的支持,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要千方百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二是要大力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三是要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此外,还需加大就业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 。
原文链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谢涛: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历史价值
从战略的角度看,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行动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这一点无需避讳 。当然,任何历史事件都需要一分为二地来看 。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带给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非常深刻 。
一是撒播革命火种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广东进行了反蒋起义,这些起义规模不大,范围分散,影响较小,但南昌起义军的到来使广东省委趁势在全省范围促成反蒋起义的高潮,海陆丰、潮汕、梅州地区的革命运动也因此受到鼓舞,各地工农武装纷纷行动起来,占领县城,发动群众,为之后海陆丰、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建立红色政权,开展红色宣传,留下大批军事政治骨干和枪支弹药,成为南粤大地土地革命战争得以推开的催化剂 。
二是亮出革命旗帜 。1927年10月2日至3日,南昌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地区失利后陆续抵达普宁流沙,在这里召开军事决策会议 。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的精神,决定取消国民党的旗号,进行土地革命,周恩来还表示,要亲自到海陆丰树起苏维埃红旗 。这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较早一次主动亮出苏维埃旗帜,在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三是探索革命道路 。孤军南下,千里征战,南昌起义军在南粤大地的战斗历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尝试,期间很多做法,对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四是铸就革命精神 。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战斗历程不仅充分体现出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而且在南粤大地上形成不少其他独特的革命精神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三河坝战役精神 。
原文链接: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战略抉择和历史价值
朱海就:企业家精神不属于人力资本
企业家精神不是要素(人力资本)概念,而是一个属于行动(判断)范畴的概念 。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认识 。
企业家确实拥有独特的人力资本,但这不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 。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利用的对象,或者说,如它不被利用起来,本身不会创造任何东西 。只有当企业家的人力资本被企业家正确地利用时,才创造出财富 。企业家的判断决定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如何使用,使用到哪里,等等 。
由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并不意味着创新,对企业家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各种激励)不一定会促进创新 。企业家做出准确的判断,把资本(包括自己的人力资本)用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取利润时,才是创新 。可见,创新不只是“投入”概念,而是“判断”概念 。创新不是“投入”产生的,而是“投入被如何使用”的结果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并不意味着企业家的判断更准确,而是企业家的判断决定在哪个方面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当企业家根据自己的判断,投入要素,并承担风险时,这种“行动”才是创新性的 。
当把企业家精神理解为判断时,才会意识到保护产权对创新的至关重要性 。在产权得到良好保护的情况下,企业家才会关心其资产的使用 。为获取最大利润,企业家会把资产用于他认为利润最大,也就是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领域 。
原文链接:企业家精神不属于人力资本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