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野性”退位,理性回归,这里有5亿人次看榜下单( 四 )


造榜VS直播 , 增长变道其实 , 京东的金榜不止有年度榜单 , 每月也会出品100篇左右的月度榜单 。
京东为何如此看重榜单?归根结底 , 是榜单更匹配其平台用户属性和优势品类 。
肖灵波曾对比过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 , “京东用户更偏向中高端产品 , 注重品质消费 , 富光产品在京东的平均客单价高于其他电商渠道” 。
因此 , 权威榜单比靠情绪渲染带货的直播带货 , 可能更为适合京东的理性用户和平台上的品质品牌 。
不止于此 , 也与优势品类属性有关 。
在直播带货品类中 , 一直以来 , 占比最高的就是美妆、服饰等——这些产品的效果可以在直播间清晰如镜的展示 。
双11李佳琦的百亿带货GMV中 , 美妆护肤品的贡献占比就高达七成左右;而薇娅当天的带货GMV中 , 美妆护肤品的占比也达到了一半 。
不止头部主播 , 第三方机构微热点发布的报告显示 , 美妆个护品类在直播带货中热度指数最高 , 为50.29;服饰鞋包的热度指数位列第二 , 为49.36;热度指数是其他品类的数倍以上 。
因此 , 无论是从用户构成还是优势品类上 , 权威专业、有理有据、高效清晰的榜单 , 都更有利于京东用户决策 。
目前来看 , 造榜机制 , 相比于“唯低价”的头部主播带货 , 生态也相对健康 。
一方面 , 榜单由用户投票产生 , 信赖度更高 , 另一方面 , 品牌商无需像直播带货一样 , 负担主播高昂的坑位费和抽佣 , 也无需大肆杀价 , 打乱价格体系 。
其实 , 无论是广告、直播 , 还是榜单 , 都指向购买和转化 。 而直播和造榜 , 也并非互斥关系 , 相反 , 还有不少互补空间 , 长期并存 , 将是常态 。 平台阶段性厚此薄彼 , 也在情理之中 。
正如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所言 , “我们希望消费者说:「这真是个好产品」 , 而不是说:「这真是个好广告」 。 ”
归根结底 , 一切都是用户说了算 。 (应受访者要求 , 卡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