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野性”退位,理性回归,这里有5亿人次看榜下单( 二 )


没有任何一个剁手党 , 可以担纲全域品类消费专家——第一次当奶爸 , 对于如何选购母婴用品可能一无所知;刚刚走上职场的小白 , 不知道如何挑选商务套装;对色彩影像了如指掌的摄影师 , 在选购电视机时 , 面对复杂参数也会茫然无措;等等 。
盲目决策的结果 , 要么货不对版 , 要么货不抵价——消除用户认知盲区 , 是品牌和商家的责任和机会 。
而直播带货风起 , 归根结底 , 是因为带货主播树立起了与“用户”并肩的人设——但是 , 当主播的营收由品牌买单 , 且与GMV挂钩时 , 主播还有多少独立性 , 就令人质疑了 。
用户们对主播们的不信任高潮 , 爆发在在今年国庆之后——彼时 , #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的话题 , 冲上微博热搜 , 阅读量高达4.2亿 。
如前文所言 , 越来越多的剁手党开始信赖普通用户的推荐 , 但其一 , 素人评价虽然真实 , 却不够权威专业 , 单个用户的决策助力有限;其二 , 个人评价高度碎片化 , 评测不够全面;其三 , 以此消费决策 , 也相对低效 。
因此 , 集纳了平台数亿剁手党消费行为洞察的电商榜单 , 价值逐渐凸显 。
“京东金榜正是基于消费者集体口碑产生的” , 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微信生态及创新业务部负责人刘婷婷一句话总结 。
其实 , 金榜上线之前 , 京东就有其他榜单——比如热卖榜 , 金榜到底有何差异性?
刘婷婷解释说 , 金榜的评价维度更多元 , 涵盖12个维度 , 除了一些极易量化的标准 , 还有一些难量化 , 但很重要的指标 。 比如舒心指数、好吃指数等 , 会通过抓取用户评价进行语义分析 , 而后辅佐以专家评审、权威机构检测 , 去完善指标 。

比如 , 洗地机榜单中 , 添可三款产品入选 , 但排名第一 , 最终获得金奖的一款 , 其销量和单价 , 仅是另一款入榜产品的二分之一 。
“今年的金榜 , 相比于去年 , 销量权重下降了 , 用户复购、用户评价等权重提升了 , 未来 , 售后服务等指数也会纳入进来” , 刘婷婷解释称 。
这种改变基于三种考量 , 其一 , 榜单把用户体验度放首位;其次 , 仅看销量 , 金榜入选产品容易和传统的热卖榜重合;更重要的是 , 如果仅看销量 , 会导致新品牌的好产品 , 或者刚上线的新品类 , 没机会上位露脸 , “销量是过去的成绩 , 我们也看重未来的引领力” 。
京东金榜的第二大特性 , 就是作为非商业化榜单 , 完全独立公正 , 隔绝人为干预 。
去年 , 京东金榜首次上线 , 不少品牌主动找过来 , 打探是不是可以套套近乎 , 找找门路 , 跻身榜单 。
但他们无一例外遭到了拒绝 , “今年 , 就没有品牌找上门了 , 他们知道我们是有底线的” , 刘婷婷称 。
即便是京东的自有品牌如京造等 , 也没有“近水楼台先摘月”的便利 , 比如 , 在某个品类里 , 京造产品虽然入选了Top20榜单 , 但排名在十几位 , 并没有得奖 。
这样的坚持 , 也得到了用户的正反馈 。
去年 , 金榜刚刚上线时 , 转化率一度不如热卖榜 , 但一年之后 , 已经跃居至京东平台转化率最高的榜单 , 转化率实现翻倍 。
归根结底 , 京东金榜 , 是一场消费平权运动 , 是把决策的标尺和指南 , 重新还给了用户 。
登上榜单 , 确定性增长能够跻身年度百大金奖名单 , 于品牌来说 , 殊为不易 。 要知道 , 京东商品SKU数堪称海量 。
但是 , 一旦登上榜单 , 就意味着巨大的流量红利和持续的确定增长——而且 , 完全免费 , 无需额外掏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