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年终特刊 | 营销内卷下的品牌如何突围?( 二 )


02
营销和产品同质化
首先是产品层面 , 国内近些年日益强盛的消费力 , 致使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汽车行业 , 从二十年前比拼功能、之后比拼外观造型、再后来会觉得外资品牌更有面子、到之后比拼空间和舒适度等 , 最后发现市面上同级别和价位的车宣传卖点千篇一律 , 消费者很难感知到明显的差异 。
直到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 智能、电池等新技术的崛起让汽车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 才让这种尴尬的同质化局面得以改变 。 然而对服装、食品、日用品、房地产等绝大多数行业来说 , 技术变化是极其缓慢的过程 , 这就很难改善商品内卷的现象 。
如果随便去看一家企业的品牌市场部 , 会发现在营销战术层面做的事情会比较雷同:品牌团队围绕冠名综艺、线下快闪、拍TVC、明星代言、社会化推广、内容营销等工作;市场团队通过竞品走访、地推、B端渠道拓展、商务谈判等跟竞品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线上运营团队尤其显得创新乏力 , 如直播带货、广告投放、大促、发红包、送优惠券、限时特价、裂变增长等手段已经让消费者产生免疫 。
当然不是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事情不能做 , 只是当各家都在做同样事情之时 , 就会导致营销成本的无限提升、以及营销效果的显著下降 。 这对企业自身、营销从业者和流量媒体来说 , 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
03
消费者辨识力提升
目前企业营销效果不尽人意的局面 , 从根源来看责任仍要归咎于企业本身 , 各种打擦边球的虚假宣传和运营套路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 网上甚至出现了以互联网营销套路为剧情的爆红小品 。
如此滑稽的现象 , 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对商家的套路营销比较反感 , 另一方面说明消费者辨识真假营销的能力也更强 , 在商家套路和消费者购买的博弈当中 , 消费者逐渐占据上风和主动权 。
就拿双十一来说 , 今年的双十一GMV虽然依旧保持增长 , 但面对5400亿的销售额消费者早已无感 , 双十一大促也不再是大众热门讨论的话题 , 实时GMV播报作为以前双十一大戏也被阿里悄无声息地取消了 。
04
资本估值大泡沫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太多新锐品牌迅猛上市和一夜暴富的故事 , 这让大众误以为成功品牌的标准 , 取决于它的融资能力、是否被资本认可、能否上市等 , 而真正创造长期价值的产品技术创新、品牌资产塑造、用户口碑经营等在企业发展战屡中被弱化 。 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 加上供应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 导致许多品牌源源不断地进来争夺这块有限的香饽饽 , 内卷就变成了必然 。
但我们能从瑞幸咖啡退市的事件中看出 , 内卷会让品牌陷入一场极度不理性的狂欢中 , 不断营造和放大预期 , 违背了初心和价值观 , 最终招致不可逆转的惨痛教训 。
因此某个行业一旦陷入营销内卷漩涡 , 会体现在多方面:包括产品创新内卷、营销战术内卷、消费者注意力争夺内卷、流量获取内卷、销售渠道内卷、融资内卷等 。
如何摆脱营销内卷?
从营销内卷产生的主要原因不难看出 , 尽管客观市场环境和科技创新是造成内卷的根源 , 但企业不断放大的野心和预期也是重要的罪魁祸首 。 看到多激进的故事和野心被一一实现 , 企业也很难再静下心来打磨产品、经营用户、创造品牌价值 。
01
回归理性经营思维
业内人人都知道营销的本质是满足用户需求 , 然而能够真正做好用户需求洞察、做好用户运营、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营销人却不多见 , 满足用户需求变成了一句空泛的口号 , 待真正落地的过程中总是经不住诱惑犯下营销短视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