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会师空间站 圆梦启新程


神舟十五号乘组已经在轨超过了一周 ,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投入到正式的工作和锻炼中 。 和此前所有的航天员相比 , 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个乘组 。 因为以往中国航天员每次到太空出差 , 迎接他们的只有无垠的太空和无人的航天器 , 而这一次当他们来到中国空间站时 ,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就守候在空间站内欢迎他们的到来 。 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 , 将是中国空间站进入运营阶段后的常态 。 两个乘组同时在轨 , 究竟有哪些工作要做?背后又有哪些挑战呢?
抵达空间站不到10天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很快适应了太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 开始忙碌起来 。 相比之前所有的中国航天员 , 他们可能是最快进入状态的一个乘组 。 与神十四乘组在轨轮换的近5天时间内 , 他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现场经验分享 。 神十五乘组刚到达中国空间站 , 就完成了6人同时在轨的验证任务 。 而从他们出发开始 , 这一次的飞行任务就充满了突破和挑战 。
空间站|会师空间站 圆梦启新程
文章插图

11月29日深夜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二十度 。 神舟十五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次进行夜间低温载人发射 , 11月29日晚上11点08分 , 长2F火箭再一次腾空而起 。 在克服了低温发射的难题后 , 如何精准入轨、顺利完成神舟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 , 神十五飞行乘组碰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难题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志宇:神舟十五号与空间站对接之前 , 空间站已经形成了三舱加上两船的复杂构型 , 这个巨大的体积还有复杂的构型 , 对交会对接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 对飞船进入和撤离的路径来说 , 能走的路更窄了 , 这个就需要去确保安全接近 。
在这个接近90吨重量的空间站三舱两船组合体面前 , 只有8吨重的神舟飞船如何能够平稳对接、停靠 , 是新情况下的新挑战 。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对接机构主任设计师姚建:简单地说 , 原来就相当于两个质量相等的球互相对接碰撞 , 现在变成了一个球和一堵墙对接碰撞 , 这样的话 , 有可能存在球撞到墙上被反弹回来的情况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要把整个控制过程的方案设计得非常精细、精准 , 由于控制过程复杂 , 带来了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要应对各种风险 , 就是飞行控制故障预案要考虑得非常周全 , 所以带来了地面飞控全新的挑战 。
尽管对接过程挑战不断 , 但是和以往的任务相比 , 这一次 , 神十五乘组不仅有地面飞控人员的帮助 , 也得到了同在太空的神十四航天员们的关注和鼓励 。
11月30日上午7点33分 , 神舟十四号指令长陈冬和神舟十五号指令长费俊龙分别在空间站节点舱和神舟十五号飞船内 , 转动开门钥匙 。
空间站|会师空间站 圆梦启新程
文章插图

拥抱 , 紧紧的拥抱 , 在离地面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 , 中国第一个在太空翻跟头的航天员费俊龙时隔17年后再上太空 , 热情地跟迎接他的蔡旭哲拥抱在一起 , 差点又翻了一个跟头 。 问天实验舱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
神十四乘组的航天员们为刚到的同事们拿出新的被褥开始铺床 。 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里生活工作 , 空间如何保证?在已经完成三舱T字型基本构造的空间站里 , 早就准备好的生活空间派上了用场 , 在问天实验舱里 , 航天员们都能享受到和核心舱一样的居住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