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挣脱马斯洛金字塔之束缚( 二 )


JackDorsey曾表示:「公司在早期阶段缺乏足够的纪律性 , 而我希望我们能招来一位能真正明白我们每一项决定所能带来的各种结果的博弈理论家 , 比如他能知道每一次转发或评论意味着什么 , 以及显示点赞数量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
原则在于 , 人的本性并不会发生改变
在探讨激励机制时 , 我们应该关注到人类的普遍追求 , 因为这些才是不会改变的事物 。 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个人成就感、地位和财富 , 而且三者的顺序也很重要 。
1.消费者平台本质上是让人们宣泄情绪的平台
对于用户来说 , 无论是创作还是社交 , 本质上都是一种情感宣泄 。 向他人展现我们柔软的一面并对自己有清楚的自我认知 , 可以加深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 大多数内容平台以及社交类应用让人们获得了极大的情感上的满足感 , 也就是说 , 我们之所以会使用这些平台 , 完全是为了找寻快乐 。
然而 , 如今的平台正操纵着人性的弱点 , 它们设计出了一套完全随机化且断续化的奖励系统 , 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户的响应速度 。 虽然这套系统可以有效地博取用户的注意力 , 但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社交验证反馈回路 , 因为它已经能让人们对其上瘾了——就像赌鬼玩老虎机一样让我们感到上瘾 。
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建立能够实现自我表达与自我保护的平台 , 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确保我们所支持的是积极、正面的行为 。
维基百科这一网络百科全书在其激励系统中并没有使用「直接奖励」 , 数以百万计的人愿意在上面进行编辑也并不是为了获取任何奖励 。 很多人参与百科编辑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以此为乐 , 但后面更多的是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 , 去追求自我肯定与自我信任 。 维基人正以间接的方式为自己建立信誉——通过参与多渠道的沟通、在个人用户页上声明对一些文章的所有权、作为被大众认可的领导者而享有管理权、并与平台上的其他贡献者进行合作 。 贡献者和编辑乐衷于称自己为「维基人」(Wikipedian) , 意味着在他们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团体 , 而这一点对于社区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 在一个开放且并行生产的模式中 , 用户更愿意以目标为导向去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 以便能融入社区并在其中为自己争取到更高的地位 。
尽管说 , 只要人们愿意投入精力参与工作 , 这样的激励系统都会是切实有效的 。 但是实际情况是 , 维基百科上只有1%的贡献者在真正参与撰写 , 而且和其他大多数内容平台类似的是 , 其余大多数用户基本都是「潜水者」或「搭便车者」 。 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重大转换 , 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我们的个人需求 , 这其中既有享乐主义 , 也包括实用主义 。
如何挣脱马斯洛金字塔之束缚
文章图片
2.「潮客激励」(hipsterincentive)作用强大
据我观察 , 亚文化资本 , 或者我所说的「潮客激励」是最强大的作用力之一 。 这是对Bordieau关于文化资本在确定我们在社会中地位的价值的重要解读 , 也就是说 , 潮客激励本质上体现了我们在取得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资本方面的需求 。
如何挣脱马斯洛金字塔之束缚】亚文化资本包括对所在场景的认知 , 对相关物品的所有权 , 所呈现的风格 , 以及对场景产生认同的承诺感知或持久性(Thornton1995;Force,2009) 。
这对于「缺乏社会资本」的年轻人来说尤是 , 他们会想方设法寻找最有效的途径来积累社会资本(s/oEugeneWei) 。 我们一直在我们想要有所归属的场景的主要内在价值中探索着对自我的认同感 , 而在这一过程中 , 我们也在被不断激励证明我们的忠实程度(「粉丝关系」) , 以及我们是如何「熟知内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