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年复合增速200%后,柔性智能机器人如何重构生产力?

沉寂几年后,2021年,机器人赛道再次升温。
业内流传的“松山湖的机器人企业要被VC们抢光了”其实不算空穴来风。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10月,仅在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发生了70起融资,融资金额近200亿,超过了2020年全年融资额。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机器人浪潮中,协作机器人这一细分赛道走到聚光灯下。有数据统计,工业机器人领域获投企业前三大细分品类分别是移动机器人(29%),机器人软、硬件供应商(23%)和协作机器人(16%)。如果说移动机器人火热背后是对搬运、运输方式革新的渴求 ,那么协作机器人的崛起代表人机交互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机器+人的物理交互迈向共融模式。
机器参与人类作业已经有两个世纪的历史,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跨越都离不开机器和人的协作。过去,这二者只是人操纵机器的简单式作业,而在AI、5G、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生产力工具后,新一代机器人开始超越协同者的概念,和人工作业有机融合,成为人的延伸。
如果说大型制造产线使用的高负载工业机器人完成人机协作职责,那么这几年崭露头角的协作机器人,则代表自动化的新维度。协作机器人只有不到20年历史,最初以“collaborative”(协作)为特色横空出世。和纯粹自动化不同,协作机器人作为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和人力劳动的补充,足以深度套嵌于生产各个环节。
工业制造迈入4.0阶段后,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关键词。过去统一的粗放式生产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愈发细分的客户群和更细致的制造需求。协作机器人对产线的进化提供了另一种组合的可能性。从小型的3C产线、到中型家电产线直至更大型的汽车产线,都可以搜索到协作机器人的身影,数据显示,2015-2025年,传统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4%和56.5%,而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速高达200%。
智能制造席卷全球之际,协作机器人正深入制造业的毛细血管中,成为整个机器人版图不可或缺的一块。
疫情则加快了“机器换人”的进程,根据3Gem Global MarketResearch & Insights报告,有84%的企业表示,将在未来十年更多地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43%企业希望通过机器人技术改善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问题。相对使用成本低、易于编程、移动方便、效率出色的协作机器人,显然是企业开启数字化之路的高性价比选择。可以说,协作机器人的普及是工业智能化的关键起点。
拉开工业数字化转型序幕协作机器人助力生产时间并不长,在机器人家族称得上后起之秀。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机器人UR5诞生于2008年,发布者是丹麦当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Universal Robots(优傲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从形态上就与众不同,机械臂一人高,小巧简洁,重量不到20公斤,可以直接和工人有肢体交互。创始人艾斯本.奥斯特加最初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是“要研发一种易于安装和使用的轻型机器人”。
资本并不雄厚的中小企业,很快注意到这一新品类。当时库卡LBR iiwa单个机器人手臂要20万美元,UR5只需要3万美元。它并不需要隔绝的“笼子”放置,直接设置于产线各个环节,避免了重型机械带来的安全隐患。
正因为低门槛、高性价比、易操作,协作机器人开启中小企业迈向智能化的第一步。但在国内,这些海外品牌的协作机器人动辄售价二三十万,仍然是难以承受的重负。直到2015年后,国内协作机器人公司崭露头角,才真正开启了国内使用协作机器人的风潮。如2014年诞生的节卡,在2015年推出了协作机器人JAKA系列,和海外对手平分秋色。如节卡这样的国内厂商壮大后,工业用户终于能触达“人人皆可自由使用的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