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


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7月7日,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1078万考生将奔赴考场,迎接人生路上的一场大考 。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比去年增加7万人,再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同时,全国有7200多个考点,46.6万个考场(其中备用隔离考场2.6万个),考试工作人员140多万人,其中监考人员95万多人 。
疫情第二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部署各地做好高考安全、考试防疫等工作 。目前大部分省市明确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要提前14天进行监控,也就是从5月24日开始 。
参加过高考的人,对高考似乎没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但我们偶尔会感受到高考路上奋斗和享受的瞬间 。也许很多年后,我们还是会梦回高考的考场,被那些我们不会做的数理化题和那些累了趴在书桌上的书上睡一会儿,然后醒来继续努力的做题 。
如今,在各种培训班里奔波的一线城市的“鸡娃”们,逐渐和那些“小镇问题制造者”们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他们在自我调侃中逐渐平躺 。我们总想问,高考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吗?在这个就业难与创业潮齐头并进的时代,突然发现我们很少听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说法 。那么,高考还能改变什么呢?
这次,钛媒体找到了三位不同时期参加高考的人,试图从这三位普通人的故事中窥见高考在人生命运和社会发展上的变化 。
【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1、70年代首届高考生: 只有高考才能走出那个村子如果不是1987年参加高考,张富春可能不会想象他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
当时,人口流动性很小 。当时,没有身份证、工作证或学生证,个人根本不能乘坐任何长途交通工具 。即使出来想住招待所,也需要单位出具的介绍信和“认真的理由” 。户口和单位管控极其严格,更不用说走出家乡,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找工作了 。
当时信息也被屏蔽,实时获取信息的通道是晶体管收音机 。张富春成长最大的回忆就是在山上种地,采摘野菜,在河里游泳,冬天滑雪橇,滚雪球 。
1977年,中国终于开始恢复高考,第一次考试主要针对“老三”考生 。第二年,高考首次对应届毕业生开放 。张富春看到了一丝希望 。当时在家乡,高中学制是2年,他还在读高一 。他立刻跳起来,抓住这个机会,报名参赛 。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 。在物理上,重要的电磁学没有学过,化学和有机化学没有见过,很多数学没有接触过 。只能突击,张富春临时抱佛脚,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背诵了所有的公式 。结果令人惊讶 。他考了382分,大大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280分 。
现在看来,张富春无疑是聪明又幸运的 。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高考是什么的时候,他提前一年拿到了班级晋级的准考证 。是高考让张富春走出长白山,顺利来到北京 。随后他成功加入了一家重点通信公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和信息产业的繁荣,在加拿大和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 。
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

文章插图
2002年2月25日,在世界铜
le="font-size:15px;">
2、90年代高考故事:复读三、五年的考生很常见与张富春春风得意的高考经历相比,90年代初的考生李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
眼镜是李伦的“高考魔咒” 。每年考前,她必然要坏掉一幅眼镜 。与坏掉的眼镜伴随而来的是,高考的坏运气 。
1990年,第一次高考的时候,临考前,李伦的眼镜突然就坏,当时她心里有种不详的预感,落榜 。第二年,用了一整年好好的眼镜,考前破损,落榜 。到了第三次复习的时候,她干脆换了一幅碳素镜架,想着柔软不易损坏 。不过,因为框大脸小,有时候复习起来无聊了,她就会捏一下 。
一天夜自习,啪地一下,新眼镜又被捏坏了 。当时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完了,今年肯定又没戏了” 。被“魔咒”困扰的她,果真又与录取分数线差8分,无缘高校梦 。

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

文章插图
第三次高考结束之后,李伦将自己的第一笔勤工俭学赚来的钱,做的第一件事,是去配了一副隐形眼镜,急切地想摆脱框架眼镜给自己带来的“坏运气魔咒”拜拜 。2005年左右,她选择做了近视眼手术,彻底告别了眼镜带来的烦恼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
对于高考如此执着,不是没有理由的 。李伦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母都是60年代的重点大学毕业,在中学教书,极其优秀且要强 。每年都是高考毕业班的老师,李伦既是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学生 。
高考是家庭的期待,是父母的期盼,她自小所受的教育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时她就读的学校,是当地排名很靠前的学校,能读到高中的,几乎全数参加高考,走到最后的独木桥,即便是输了结果,也没有人肯输了气势的 。
在那个年代里,每个人的成长,似乎只有读书这一条路 。必须要上大学,靠读书改变命运,否则就只能去工厂当工人 。当时,她的同学中,复读一年的不算什么新鲜事,有的复读了三年,甚至有五年,都试图通过读书这件事,从小城市走出去,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家人的命运 。
妈妈是班主任,老师是父母的好朋友,这让她战战兢兢,不敢在课堂上犯任何错误,否则分分钟被家长知晓,而在封闭的教育体系内,父母之间之于下一代的攀比心理,各家小孩时常被拿来做比较 。
这些都无疑给了当时正懵懂青春的李伦巨大的压力,以及很多的埋伏在心底的伤害 。冥冥之中,坏了第三幅眼镜之后,李伦决定放弃与命运死磕,没有再走统招的院校这条路,而是选择了本地一所成人院校 。
三年青春时光,执着高考,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时隔多年,这成为她的人生遗憾 。不过,她凭借意志力,在业余工作和学习中自我补习了很多功课,进入了品牌公关行业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职业上取得了人生圆满 。
有趣的是,当李伦在替自己的女儿选择人生道路时,她和家人最终没有选择参加国内高考这条路,而是选择了国际学校,选择了出国读书,与自己的经历有一定关系 。如今,女儿的快乐成长让她无悔于当初的选择 。
3、千禧年代艺考生:
早于同龄人找到人生坐标
2014年,华楠参加高考了,以艺术生的身份 。
作为万千“艺考生”中的一员,华楠坦言,有自己喜欢艺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形势所迫 。初三的时候,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 。正在为上高中发愁的时候,华楠看到了一个报纸上的招生广告,招生政策中提到,可以通过艺术考试的方式降分录取 。
华楠心里琢磨了一下,自己从小就在在播音主持方面有天赋,何不一试呢?于是通过简短的训练,她如愿进入了这所高中,而后三年的时间里,便头也不回地选择了这条路,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
作为艺考生,华楠最难忘的,同所有艺术生一样,是在冬天奔赴各地参加艺考的日子 。当时她还年纪尚小,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乡东北 。她始终记得,自己独自拖着行李箱,穿着笨重的保暖衣物,带着一堆考试器材,在那个隆冬寒风里,奔赴全国各地参加考试的画面 。

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

文章插图
2014年,17岁的华楠在艺考考场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华楠依旧感到一些委屈 。北到吉林长春,南到浙江杭州,还有大神云集的北京,都是自己一个人,去面对旅途辗转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应试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
最后,在省统考的时候,因为换了地方,水土不服,她没有能扛住,生病了,这直接就影响到了第二天的发挥 。在主场作战失利,这成为了她在艺考过程中一个最为遗憾的事情 。
有人说,艺考生其实是走了高考的捷径 。华楠对此也表示理解,毕竟进入同一所学校,艺考生可以比文化文化考生少则低50分,多则低一两百分 。不过华楠也认为,虽然说文化成绩相对来说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学校和专业对艺术课要求还是蛮高的,大家同样也是经过选拔后才被录取的 。
初入社会参加工作两年,华楠至今觉得她是幸运的 。因为艺术生很早就要确认专业方向,也某种程度上,很早就要开始选择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找到她热爱,并且有天赋的事情 。从初三到现在,一条路走到底,10多年过去了,她没有从这个路上半途而废去改行,也算是对得住最初的那个梦想了 。
工薪家庭的背景的华楠,很认可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路径 。即便是学艺术是一件比较“烧钱”的事情,但这让成绩普通的华楠,终于考入了一所重点院校,并且在这个学校里,她遇见了更多优秀的人,更广阔的世界,毕业的时候,从家乡来到北京,成为了媒体人,实现了小时候对自己做出的承诺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采访、撰文|李程程)

创业年代演员表 创业年代电视剧情介绍

文章插图
扫描二维码观看《三代人的高考故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