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李开复和“硬核”创新工场( 八 )


在过去的12年 , 李开复已经带领创新工场完成了投资策略的数次迭代 , 从移动互联网到AI再到硬科技 , 从关注黑科技到聚焦科技交叉的落地和应用 , 每次迭代都加强了创新工场TECH VC特征 , 也更符合李开复的个人基因 。
创新工场联合CEO兼管理合伙人汪华曾形容创业有三类模式:

  • 其一是跃迁式增长是闪击战:必须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 要找到那张浸满汽油的纸 , 并成为第一个或第一批点火的人;
  • 其二是渐进式增长是持久战:核心是建立基于全市场的比较优势 , 要找到竞争对手最弱和自身优势最大的子市场;
  • 其三是融合式增长:同时使用两种范式是难度最大、最玩火的一种 , 对公司文化、理念、执行体制的要求是割裂的 。
李开复在知乎点赞了这篇文章 , 而将其映射到创新工场的成长上 , 一开始是成名的闪击战 , 然后是持续优化迭代的持久战 , 最后是不断地增长和裂变 。
而这一次 , 在烈火烹油的创新年代 , 创新工场裂变的核心 , 就是读懂技术 , 并以此进行投资的增长 。
李开复的个人名片极为精彩 , 但现在 , 他逐渐把焦点放到创新工场上 , 让个人品牌与机构品牌相互赋能 。
如今已满12年的创新工场是一家管理总额175亿人民币规模的一线投资机构 , 能进行全链条全周期投资布局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我们做得不错 。 ”李开复说 , 今天 , 硬科技创业正当时 , 基于骨子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 以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 创新工场重点押注AI和前沿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芯片/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 , 做最深度、懂科技、能读懂最酷的论文和与科学家交朋友的TECH VC 。
李开复预测 , 未来二十年 , AI自动化、先进计算架构、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四个领域存在巨大的机会 。 这四个重大的技术领域也是彼此交叉、彼此赋能、彼此推进 。 “今天的创新工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AI投资机构 , 已经蜕变成多领域的硬科技投资机构 。 12年来 , 创新工场帮助科学家做了很多好的创业公司 , 也更能够得到科学家的信任 。 在今天科技浪潮推进着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 ,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提前布局 , 希望能抓到更多好的投资机遇 , 和优秀的中国高科技创业者一起做改变世界的事 , 这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