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重估百度:硬核科技穿周期,青黄续接久增长( 二 )


营收上涨叠加成本下行之下 , 推动经营利润抬升至53亿元 , 同比去年同期的23亿元 , 增长了130%左右;环比二季度的34亿元 , 也大幅上涨了56%左右 。
现金在手 , 心头不慌 , 百度手中的自由现金流(不包括爱奇艺) , 也在大幅上涨 , 从去年的28.88亿 , 上涨到本季度的64亿 , 以此测算 , 同比增长了121.6% 。
充沛的现金流 , 可以支撑百度放开手脚 , 长期投入技术 。
而在新兴业务中 , 目前智能云业务 , 已经逼近盈亏平衡线 , 智能驾驶板块的商业变现模式 , 也在逐步显山露水 。
从整体来看 , 百度的现金牛业务和高潜力业务 , 已经青黄续接 。 前者以稳增长 , 起到压舱石作用 , 后者以高增长 , 如同瞭望塔 , 提供未来想象空间;强劲现金流 , 投入新兴业务 , 加厚未来增长潜力 。
因此 , 百度业绩的向好并非一时波浪 , 而是长期趋势 。
腾“云”驾“车” , 再造百度
在百度的三大核心业务版图中 , 移动生态版图已经企稳 , 决定了百度价值的下限 , 百度价值的上限 , 则取决于青年期的智能云、少年期的智能驾驶板块 , 未来版图有多大 。
在云计算领域 , 百度作为后发者 , 要想赶超 , 必须“另辟蹊径” 。
百度智能云的一大特性 , 就是“云智一体” 。
早期的云计算服务 , 强调“云落地” , 主要售卖“算力” 。 到了后期 , 云计算客户的主流需求 , 趋向“云(算力)智(算法)一体” 。 云服务也要应势而变 , 向“算力+算法”叠加的“云效能”升级 。
“算法”考验的是AI能力 , 恰是百度的看家本领 , 也是百度智能云的独特优势 。
百度智能云还在持续强化这一特性 。
今年9月 , 百度智能云发布全新战略“云智一体 , 深入产业”及“云智一体3.0”架构 。
“深入产业”的达成 , 就是基于百度云更智能 , 所以才能清晰洞察千行百业的know-how , 提供端到端的技术调优 。
比如在工业制造领域 , 根据IDC报告 , 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三年拿下中国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第一 。
百度智能云的另一特性是自主可控 , 形成了一套“芯片-框架-大模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闭环路径 。
这一优势 , 严守安全底线的大型企业、政府客户、国有企业时 , 尤为看重 。
截至第三季度末 , 以累计合同金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订单计算 , 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经被63个城市采用 , 覆盖范围较一年前的24个城市持续提升 。
而随着百度智能云探身一线 , 求解出各行各业标准化的最优方案 , 未来每个项目的边际成本会持续走低 , 边际效益会持续走高 , 跨过盈亏临界点 。
上述多重优势 , 在市场层面已经得到回响 。
Canalys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 “中国四朵云”占比达到78.8% , 而相较于2021年同期 , 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速43% , 以两倍速跑赢市场平均增速21% 。
再来看看智能驾驶板块 , 与已经进入变现期的智能云相比 , 一方面 , 这是百度在国内稳居头部的强势板块 , 具有绝对领先优势;但另一方面 , 目前智能驾驶整体上还处于投入期 , 尚未进入大规模变现期 。
而百度敢于重金押注 , 是因为其前景确定性极强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 , 到2035年 , 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 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
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 , 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特点 , 因此 , 一旦建立壁垒 , 后来者很难突破 , 如今 , 百度已构建了世界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差异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