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与央行近三年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评级结果相比,2018-2020年8-D评级的机构数量减少145家至442家,占比13%至10% 。银行高风险机构集中在农村合作机构(285家)、农村银行(127家)和城市商业银行(16家),而大型银行在金融机构风险既影响同业交易对手评价,又催化市场风险偏好调整 。近期市场对金融机构风险在整体(央行数据)和局部(个体风险)层面出现了背离 。(1)行业整体风险化解逐步推进,央行评级视角下高风险机构数量显著下降 。.没有高风险机构[1],某央企金控等宣布将推迟披露2020年年报 。其海外人民币美元债券价格大幅波动,多家海外评级机构下调相关评级(2)局部个别金融机构近期受负面舆情冲击较大:;近日,民生银行回复了外汇监管函,回应2020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资产质量问题/金融资产投资问题 。
[2]
针对表内外银行间投资和广义财富管理/非银行影子银行扩张存在的问题,经济延续复苏环境下,金融行业整体风险在缓释,但在细分模式上有差异化体现,我们认为这反映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第三波冲击:通过MPA评估和大价值风险暴露管理措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限制表内外广义信贷规模扩张,切断银行间套利链条,通过“吸收银行间融资-扩大金融投资”限制杠杆;银行表外资产管理新规及配套文件出台后,禁止资金池模式,消除渠道和多层嵌套,刚性赎回预期逐步打破,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 。供给侧改革第一波:调整结构 。(1)时间2017-2018年:银行恢复表外存贷款主业,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降低投资规模,增加信贷占比 。银行表外涉外管理业务回归本源 。其中,总行单独设立了理财子公司 。截至2021年4月末,已有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建设;然而,资质较弱的农村商业银行逐渐退出了资产管理业务 。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1年3月底,发行理财的农村金融机构有116家,比三年前减少235家 。
(2)机构影响:'s金融供给侧改革已经摆脱了过去
发展无序、治理问题明显的个体金融机构 。通过接管/破产清算/地方政府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对宝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等高风险机构进行了有效处置 。本轮机构风险处置后,市场主体风险意识增强,市场风险定价机制强化 。供给侧改革第二波:爆破风险 。(1)时间2019:民营金融控制家族逐渐解体,区域性中小银行并购加剧 。区域银行并购重组是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解决地方机构发展痛点的综合考量,包括化解机构风险、盘活存款来源、优化融资结构等 。未来,随着省级协会的重组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更大的区域性银行的合并正在进行中,中国的区域性银行也在合并
购重组潮正在开启 。
供给侧改革短暂停歇:疫情冲击 。(1)时间2020:因新冠疫情冲击,逆周期政策调节下流动性环境宽松,金融机构表内规模扩张加快(同比增加约12%),但受资管新规等约束表外扩张有限(同比增加约10%);(2)机构影响:宏观杠杆水平重新提升,但银行扩张以信贷资产(尤其是小微和大企业客户)为主,信贷为主的结构上并未逆转 。
供给侧改革第三波:治理模式 。(1)时间2021: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延伸,从民营机构(明天系等),再延续至互联网金融巨头、央企核心金控平台 。央行等监管部门4月公布蚂蚁整改举措,月末再约谈多家互联网平台,整体要求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规范企业发行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赴境外上市行为等 。(2)机构影响:回归持牌业务本源,即互联网信贷业务去轻资产化,转回通过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牌照经营;AMC业务去资产经营化(即原值持有高风险资产,通过展期等手段获得高息回报),回归资产处置化 。但相关过程中,从事类似高风险业务但又缺乏牌照的机构可能存在定向暴露风险的可能性 。
第三波冲击推进,关注市场风险偏好调整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1)经济逐步复苏/区域机构并购整合加快/资本补充新举措,三条主线缓解区域金融机构风险 。(2)金融牌照价值决定了相关资产安全性的排序 。后续AMC去杠杆在回归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同时,预计不会出现类似包商银行整体性的接管事件,但不排除个别“类金融”主体定向引爆,同时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券商信托等)或将重点保留 。(3)对机构风险的认识会引起市场风险偏好的调整:4月以来银行间市场短端流动性宽松,权益市场近期赛道类板块的反弹,相关资产均反映了市场担心机构风险冲击背景下风险偏好下降的过程;但市场对相关机构风险认识的调整可能会重新引起相关资产定价的重估 。
文章插图
机构风险、金融供给侧改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注:
[1]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237335/index.html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什么,供给侧改革对企业融资的影响】[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29/doc-ikmxzfmk97460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