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硅谷裁员潮下的华人码农( 四 )



8月被裁的肖楠表示 , 幸运的是 , 当时市场上的人才还没有现在这么拥挤 , 而他也没有大厂执念 , 最终总算赶在签证到期之前找到了新工作 。
他想 , 要是遭遇这一轮裁员潮 , 恐怕处境更加危险 。 大厂们都在冻结招聘 , 机会减少 , 市场人才激增 , 要想冲出来实在不容易 。
肖楠提到 , 一些有身份压力的人会考虑“曲线报国” , 比如再读个书拿学生签证 , 或者通过内部转岗等方式 , 先到身份压力相对较小的加拿大工作 , 等市场稳定之后再回美国工作 。
尽管也有着身份压力 , 但科娅并没有急着开始找工作 。 她认为 , 当前混乱的市场环境下 , 匆匆忙忙找工作 , 可能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 “谁能确定 , 找到下一份工作就不会被裁呢?”
科娅心想 , 现如今自己还有Meta的赔偿金可以拿 , 不如借着这个机会 , 好好观察一下新的机会在哪里 , 做好职业规划后 , 再迈出找工作的下一步 。 “经济下行阶段 , 和赚钱相比 , 提升自己或许更重要 。 ”
找工作不易 , 曾经的转码大潮 , 也随着市场行情的冷淡有所冷却 。 豆瓣小组“转码失败者联盟”组长在11月发帖称 , 谁能想到 , 这个小组创立之初 , 亚马逊还在招人 , 谷歌还没有冻结招聘 , 推特还没易主 , 社交平台上还有成群的零基础转码博主 , 结果不到3个月 , 转码风就被时代按下了暂停键 。
硅谷裁员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才刚刚开始显现 。 这场裁员潮下 , 没有人是真正的幸存者 。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科娅、天禾、张宁、肖楠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