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就业创业的意见,青年就业创业建议

[一线写作]
今年 ,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但要清醒认识到 ,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影响就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十四五”期间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仍需长期持续努力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 要采取多元化供给、质量提升、结构升级、观念更新、环境优化等措施 , 提质增效 , 提振信心 。
供需失衡仍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保证宏观就业总体稳定的根本前提 。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发布的全球劳动力市场监测报告显示 ,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劳动力市场影响较大 , 劳动人口工作时间大幅减少 , 存在持续大规模失业的风险 。未来一个时期 , 供需失衡仍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 , 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往年的留学生和失业学生 , 实际就业总人数超过1000万 。可以预见 , 明年大学毕业生的群体规模会更大 。从长远来看 , 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仍然是充分就业的来源 。去年中国经济虽然率先实现正增长 , 但仍面临疫情防控、转型升级、国际战略博弈等诸多影响 。增速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 导致部分单位招聘需求锐减 , 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因此 , 在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减轻负担、稳定岗位、减税降费、深化就业供给潜力、拓展新就业空间等方面仍存在张力 , 仍极为紧迫 。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扩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招聘规模 。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短缺 。各部门在保持和扩大特殊急需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 , 还需增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重点领域、行业就业的政策吸引力 。二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 通过创造扩大效益 。大众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 既释放市场活力 , 又扩大就业岗位 。疫情期间 , 国家用足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 解决了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 极大地激发了经济“细胞”的活力 。未来 , 高校要在政策引导下 , 系统构建“融合外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 , 在教育模式、师资队伍、评价体系、产教研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第三 , 鼓励更多形式的灵活就业 。疫情期间 , 《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肯定“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 如个体经营、非全日制用工、新就业形式等 , 是增加劳动者就业收入的重要途径” 。灵活就业降低了就业门槛 , 丰富了就业市场 , 充分开发了更多受疫情影响的闲置人力资源 。今后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招聘信息共享、职业技能培训、中介对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从而使灵活就业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抓手 。
专业素质低、能力弱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就业是一种市场行为 。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更容易赢得求职 。目前 , 高校不同程度存在专业设置不科学、培养方案与市场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差距 , 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乘着教育评价改革的东风 , 主动顺应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 , 探索完善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 以出口为专业设置杠杆 , 设计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人才培养方案 , 在体制机制、评价方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时俱进 , 不断增强高等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受疫情影响 , 毕业生实习、见习等实习环节大幅减少 , 迫使毕业生不经过岗前培训直接找工作 ,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因此 , 要把理想信念与学术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协调 ,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真正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是突出特色培育 , 避免同质化 。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 , 同质化倾向严重 , 社会需求强烈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乏 , 也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症结所在 。高校要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 , 准确把握00后学生特点 , 结合自身实际 , 凝练特色 , 培育独特技能 , 扩大就业竞争优势 。适合转型的高校要继续推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学校转型 , 使其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三是设置适应新兴产业的新专业 。疫情对传统服务业影响较大 , 但却使具有平台特色的新就业形式蓬勃发展 。在线教育培训、在线医疗、直播等数字经济 , 扩大了就业空间 , 成为就业市场的缓冲 。未来高校要以市场为标准 , 紧跟行业发展 , 实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 不断培养符合新产业、新兴领域要求的新型人才 。
【对学校就业创业的意见,青年就业创业建议】引导合理就业 , 高校也是如此
观念障碍一直是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不切实际的就业意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 。目前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是90后 , 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家长和学生在心理上对未来期望过高 , 导致普遍存在不高不低的现象 。因此 ,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是开展“广谱”课程指导 。
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课程时 , 除了传授就业技巧 , 更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 , 使“先就业后择业”“先有位再有为”的观念根植于心 。二是“精准化”咨询指导 。高校要探索开展学生职业能力评价 , 借助职业能力测验 , 结合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业等进行综合评价 , 帮助学生认清自我 , 明确目标 , 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人职匹配 。三是“适时化”因势利导 。疫情影响下 , 高校毕业生日趋理性 , 个人需求和国家导向越趋一致 , 同心共向 。数据显示 , 新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越来越有吸引力;应征入伍、基层就业比例明显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增多 。高校要实时结合这些新变化新情况 , 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行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
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科学保障 。过去 , 一些单位的“唯名校”“唯学历”“唯性别”等招聘行为将许多优秀学子拒之门外 , 严重影响了就业公平 。疫情期间 , 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改变了人才“高消费”状况 , 按照岗位实际需求合理制定了招考条件和学历层次要求 , 不设置限制性条件 , 同等对待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 , 这为营造选人用人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完善就业评价体系 。目前 , 各界普遍关注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 。各高校每年年末发布的学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 才能真实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 。因此 , 各界要建立就业工作包容制度 , 淡化初次就业率 , 重点关注年终就业率 。二是设立招聘黑名单 , 进行招聘警示提醒 。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 , 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 , 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 。三是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 。疫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 , 网络授课、线上考试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然而 , 一些企事业单位仍坚持线下招聘 , 面试、政审还在不远千里、上门进行 , 学生签约还需奔波于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 , 这无形中拉高了就业成本 , 降低了招聘效率 。今后 , 要加快布局网络双选会、线上签约、远程咨询指导等便民举措 , 使网上“一站式”就业成为常态 , 早日实现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之间的无缝快速对接 。
(作者:赵建立 , 系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师;王占仁 , 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