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授,火了!( 二 )


退休之前 , 还在同济大学教《大学物理》课程的时候 , 吴於人便发现 , 不少学生依然对物理有明显的畏难情绪 。 即便是物理专业的同学 , 有些是调剂生 , 也有些是按照高考分数填报了本专业 , 他可能很擅长做物理题 , 但并不真正热爱物理 , 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 , 眼睛里看不到光亮 。
害怕 , 是因为不够了解;不了解 , 是因为缺乏好奇心 。 那么 , 要怎样让学生对物理产生真正的、持续的好奇心呢?当下盛行的刷题式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 , 反倒适得其反 。
吴於人想起自己小时候 , 爱上科学 , 爱上观察和思考 , 似乎毫不费力 , 只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
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 平常工作既神秘又繁忙 , 出差是家常便饭 , 常常一礼拜 , 只有礼拜天的几个钟头 , 回到家同孩子们在一起 。 但就是那短暂几个钟头的时光 , 让吴於人感受到了充沛的爱与欢乐 。
父亲带姐弟俩一起体验生活点滴 , 观察、思考一些日常的小问题 。 比如:煮饺子时 , 为什么饺子会浮起来?湿手绢贴在玻璃上 , 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掀下来的时候 , 就像熨烫过一般?洗袜子的时候 , 是一股脑地放在肥皂水里洗 , 还是一只只地抹肥皂洗 , 哪样洗得更干净呢?
没有铺天盖地的“刷题” , 有的只是寓教于乐的点滴日常 。 那些无形之中的思维启发 , 成为吴於人日后取之不尽的矿藏 。 吴於人也因此和物理结下一生的缘分:中学的时候 , 吴於人最喜欢的便是物理课;恢复高考时 , 她考上了大学 , 还是学物理 , 毕业后又继续从事物理教学工作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后来做大学物理课程研发 , 吴於人有意在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布置上贴近生活 , 设计实验内容时 , 也格外注重趣味性 , 这一切都是为了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 , 思考那些鲜活的现象 , 探究深层的科学规律 。
吴於人和同济大学的同事们一起建设物理探索实验室 ,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中拾回科学探索的纯粹乐趣 。 随后 , 吴於人又通过努力争取 , 获得了上海市科委、教委的支持 , 建立了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上海第一家对青少年开放的大学实验室 , 并担任了首任站长 。 她和学生志愿者们组织策划的一系列趣味物理活动 , 备受青少年欢迎 。
“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 这是吴於人的另一点深刻体会 。 孩子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 , 就像是一张正待涂写的白纸 , 很多时候一点就通 。 只要良好地启发和引导 , 他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
这个教授,火了!
文章图片
吴教授做实验示范
3
十六年科普生涯 , 短视频打开新局面
从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算起 , 吴姥姥做青少年物理科普 , 已经是第16个年头 。 孩子们参与实验、动手探究的热情 , 是激励吴姥姥将这项事业坚持到底的动力之源 。
但是 , 要做好物理科普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 吴姥姥和团队始终在思考 , 复杂的物理原理 , 艰涩的物理术语 , 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出来 , 同时又不失真地准确传达给大众呢?这既需要深厚的物理知识储备 , 又需要很强的语言表达和实验演示的能力 。
给小朋友科普 , 更是难上加难 , 因为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语言习得和接受能力 。
吴姥姥和致力于科普和儿童、青少年创新教育的年轻人组成团队 。 也正是团队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用新兴的短视频的形式 , 来传播科普内容 。 短视频上 , 那些神奇的实验画面 , 可以呈现得更生动立体 , 视频里还可以添加特效、图画、文字说明等素材 , 让实验看起来妙趣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