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悦风:互联网流量见顶,但5-7年内还有可能跑出下一个苹果( 三 )


举例来看 , 游戏行业的毛利率特别高 , 虽然单看游戏公司的直接成本很低 , 但其实它的潜在费用是很高的 , 比如买量成本就是刚性成本 。
吴悦风:互联网流量见顶,但5-7年内还有可能跑出下一个苹果
文章图片
其实游戏行业是一个研发性行业 , 这对于科技公司也适用 。 如果不研发 , 用户可能流失 , 也可能会被行业淘汰 。 那么研发成本就变成了一个刚性成本 , 它不是一个护城河 , 更类似于人工成本 , 变成一个生产要素 。
这就反映了很多成本其实是隐藏在高毛利之下的 。 过去我们追求高速扩张 , 行业花费的买量成本或者获客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企业的真实毛利和利润创造能力 , 所以一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利润率其实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微妙的量级 , 注意不是低 。
而当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 , 尤其是流动性、资金成本发生变化的时候 , 对这些企业的边际影响会非常大 , 但互联网行业相对制造业来讲 , 整体容错能力还是更强一些的 。 比如过去我愿意花500元买一个用户 , 现在资金成本提升了、消费欲望降低之后 , 可能只用300元买一个用户 , 相较于制造业成本对一两分钱都很敏感 , 毛利特别薄 , 互联网行业还是有下降空间的 , 只不过增长预期在下滑 。
互联网流量见顶 , 巨头寻找新突破口
经济增速放缓 , 加上加息的环境还是造成了互联网企业的业绩不及预期 。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流量见顶 。 国内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在过去五年已经没有再出现提升了 , 2020年因为疫情比较特殊 , 有一次明显的跳升 , 但现在也基本回到一个正常值附近 。
这就会考验互联网巨头 , 从成本扩张型行业进行一个转变 。 过去包括游戏、医美、视频企业都愿意投入大量的成本去收获用户 , 这个成本不会算到当年收入 , 而是计算LTV(长期用户生命价值) , 即尽管今年可能只能提供200的收入 , 但相信未来每一年还能提供200的收入 , 类似于SaaS的模型 。
但现在发现 , 类似行业的续费率和实际付费意愿在这样一个新的外部环境下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回落 , 未来这种趋势还能不能延续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
流量见顶的大周期到来就需要大家重新再去评估一次所有用户的真实LTV , 过去花500元买用户提供200元的收入 , 这个价格是不是还是合适的 , 这背后隐含的边际弹性其实会特别大 。
股票的估值是预估未来5年或者未来10年收入 , 但估值中枢其实是特别容易波动的 , 尤其是当一个行业景气度进入到一个高峰以后 , 只是出现一个小幅回落就会造成股价调整极为剧烈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的业绩压力会变得更大 , 因为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拐点 , 即流量拐点 , 长期的LTV就会被调整 , 就会发现各个企业开始成本收缩 , 而这也会影响大家对于这些公司未来增速的预期 。
所以就会看到巨头都要去做垂直化、细分化 , 但是难度是非常高的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一定要去豪赌VR , 因为如果它不赌 , 或者赌一些小的变化 , 根本没有办法去颠覆原有的这种自然增长曲线 , 但赌的越大失败的概率也会越大 。
未来这些企业要跑出一条新的生命曲线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 一个是软件入口 , 一个是硬件入口 。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轮美股调整下来 , 苹果的韧性还是最强的 , 因为大家都认可苹果的软件iOS操作系统和它的硬件 , 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还是非常明显 。
而像特斯拉 , 虽然有硬件 , 但在软件上没有特别优势 , 当然自动驾驶是另外一套逻辑 , 尽管特斯拉上有软件应用 , 但真的会有人去玩特斯拉自己做的游戏吗?这可能性几乎为零 。 但特斯拉还是非常牢固地把握住了硬件入口 , 这个硬件入口还是独占的唯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