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阿里如何熬过2000年寒冬?学赚钱、请大神、建铁军( 四 )


除了让老人价值观统一 , 关明生尤其注重新人的招募和培训 , 因为这是“源头”——这也是阿里注重新人破冰文化的来源 。
对于刚入职的员工 , 比如销售员 , 会有一个为他们职能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 。
对于经理层 , 他们会参加不定期举办的培训 , 旨在提升他们的管理方法 。
除此之外 , 每一名新员工还将接受公司为期一周的新人入职培训 。 这些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

(2001年10月 , 在华星科技12楼举行了“第一届百年大计开学典礼” 。 从此阿里中供铁军势不可挡 , 也被称为“现金奶牛” 。 )
经过“整顿”的阿里巴巴 ,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 公司上下充盈着一种团结祥和、奋发向上的气氛 , 并深深影响着后来进来的新人 。 ”
在彭蕾眼中 , 2001年 , 阿里人有了清晰的目标感 , “大家都会很清楚地知道 , 我必须要在这个月当中完成什么 , 在今年实现什么目标 。 ”
有目标 , 有KPI , 且有激励反馈的文化土壤下 , 阿里真正意义上的“销售铁军”有了培育的土壤 , 如果没有这个土壤 , 恐怕阿里难以销售出自己的产品 。
在当初那个人均月收入不到800元 , 99%的中国人不懂互联网 , 甚至没有电脑的时代 , 阿里铁军的任务是向广大外贸中小企业销售数万元的英文网站服务 。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然而这支队伍 , 却创下了奇迹 。
他们会穿着廉价T恤、坐着拖拉机一家家地拜访客户;会背着装有合同 , 以及狗粮(专门用来对付厂房看门狗)的硬面皮包;会在地震时跑回客户的办公楼 , 只为把公章拿出来签掉合同;甚至还会以“剃秃头”、“裸奔”为赌注PK业绩……
在没有“地推”概念的时代 , 他们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首支地推军队 。 我们不得不感叹关明生打造阿里文化土壤下 , 强大的塑造力 。
互联网江湖中的众多显赫人物:程维(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干嘉伟(前美团网COO)、吕广渝(前大众点评COO)、陈国环(前赶集网COO)、张强(去哪儿网COO)……皆出自这支“铁军” 。 靠着“中供铁军”这支彪悍的队伍 , 阿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 也以强大的盈利能力养活了淘宝 , 成功孵化了支付宝 。
当时 , 马云还提出了要明确客户第一 , 需要一句话来概括 , 当时大家想了很多 , 比如 , “让生意不要太难做” , “让生意做起来更容易”……
这些话总让人觉得意思是到了 , 气势还不够 , 缺乏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 最终 , 还是对马云非常了解的金建杭想出了那句后来脍炙人口的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一时间 , 大家激动异常 。

(2001年确定阿里巴巴的使命 ,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四、给不会赚钱的团队定一个“小目标” , 激励团队更加务实
2001年12月阿里巴巴注册商人会员突破100万家 , 阿里也实现了数千万营收 , 但是仍在亏损 , 资本寒冬也在继续 , 阿里没有脱离生死线 。
但至少 , 2001年这一页艰难地翻过时 , 马云提出了一个小目标 。
在阿里巴巴内部 , 马云提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容易实现的目标 , “今年要赚一块钱 。 ”
“一块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目标 , 但是它能让你感觉到 , 你执行就有可能发生 , 比如你节约用电 , 这一块钱就在;多拜访一个客户 , 多打一通电话 , 一块钱也在 。 ”彭蕾回顾说 。
这堪称马云设定的极具艺术性的目标之一 。 试想 , 如果马云提出的目标是“年底盈亏平衡”呢?大家反而没有了这种“斤斤计较”的动力 。 正如彭蕾所形容的 , 一块钱非常具体 , 会让大家的目标感异常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