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亿红海再倒1家明星公司:巅峰时开店1000家( 三 )
文章图片
只有把客单价提起来 , 才能把成本占比降下来 。 但是生鲜电商能够卖出高溢价么?很难 。
当然 , 除了外部原因之外 。 相关的项目本身的经营模式也有一定的隐患 。
比如说呆萝卜 , 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在谈及呆萝卜的经营危机时表示 , 呆萝卜“线上订线下取 , 今日订明日取”的经营模式 , 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快节奏潮流 。 这种模式是引发此次危机的因素之一 , 不仅不会助力呆萝卜走出困境 , 还可能会把其拖入深渊 。
宋清辉当时认为 , 呆萝卜的运营模式存在致命的问题 , 改变其运营模式可能是它们唯一的出路 。 然而显然 , 呆萝卜并没有找到这个出路 , 去实现自我造血 。
呆萝卜不是最后一个
“我觉得做生鲜电商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 ”某位生鲜电商CEO离职自述时曾表示 , “巨头现在去做生鲜 , 去投资生鲜 , 不排除是为了卡位 。 对巨头们来讲 , 一年亏几个亿不算什么 , 但是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讲 , 如果一年做几个亿亏几个亿 , 就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了 。 ”
不止一位创业者这样反思 , 此前也有生鲜行业的从业者对铅笔道表示 , 不看好将生鲜零售作为方向的创业者 , 因为他们第一没有资本优势 , 第二也没有成本优势 。
而从生鲜电商平台的生存状态来看 , 强者恒强、弱者退场的两极分化局面更为明显 , 行业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 不只是生鲜电商 , 整个生鲜行业都是这样 。
在社区团购模式诞生后 , 有创业者说生鲜电商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路 , 但是但随着巨头入场 , 社区团都的赛道也开始“内卷”起来 。
有从业者表示 , 巨头进来之前 , 社区团购是个很好的行业 , “老三团”以及其他一些公司已经在部分城市实现盈利 , 但巨头进来之后 , “打乱了整个行业的生态 , 所有人都不好了” 。
从2019年开始 , 生鲜零售赛道中资本入局次数 , 越来越少;投资金额 , 却越来越大 。 这意味着 , 赛道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
一个事实是 , 在巨头们撒钱进场生鲜之后 , 有些VC已经不看生鲜零售相关项目了 。 投资过家家悦、生鲜传奇的弘章资本创始人翁怡诺曾坦言 , “生鲜零售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的流量争夺 。 从投资安全角度来看 , VC压力其实非常大 , 因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验证 , 行业变化又很快 , 所以生鲜业态不是很适合VC投资 。 ”
或者说 , 生鲜零售赛道已经成为少部分投资机构的战场 。 虽然它们也还是在加码加生鲜赛道 , 希望能分到一杯羹 , 但投资轮次也是越来越往后走 , 甚至到决战IPO的地步才会出手 。
虽然生鲜赛道整体遇冷 , 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 。 一位FA从业人员也告诉铅笔道 , 生鲜领域上下游的服务商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 比如今年 , 定位是数字化冷链服务商的瑞云冷链就获得了融资 。 10月初 , 冷冻食材供应商冻品到家也宣布完成了近亿元的B轮和B+轮融资 。
至于生鲜零售平台 , 他已经好久没有关注过 。 当铅笔道问到这个赛道 , 他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 惊讶于都快2022年了 , 为什么还会提起这个行业 , 似乎生鲜零售早就被宣布了死刑 。
烧钱补贴——快速扩张——恶性竞争——行业洗牌——巨头合并——走向寡头 , 生鲜电商被行业认为也会延续互联网行业的一贯剧情 。 “未来肯定只剩下几家寡头平台 。 ”多位从业者均是如此判断道 。
只不过 , 当下整个生鲜电商行业还远远未到“赛点” , 仍在“洗牌”与“合并”的过程中 。 不断有项目倒闭、关停、破产 , 或许仍是这个行业的趋势 , 呆萝卜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玩家 。
- 生鲜电商平台如何赋能供应商?——“红海”经济下的饭饭模式
- BAT|知乎百万热议:互联网已成红海,为什么BAT却不涉足传统制造行业
- 锂离子电池|互联网已经杀成了红海,为什么BAT不去涉足制造业?
- 红海|互联网已经杀成了红海,为什么BAT不去涉足制造业?
- 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已成红海,制造业智能制造却寥寥无几,为何都逃离制造业
- 中国互联|互联网巨头看不上智能制造?虽然自己身处红海,可智能制造是血海
- 双十一|电商双11销售增速遇冷,是大促行业寒冬还是红海厮杀受挫?
- 双十一|双十一后时代,新品牌靠什么「卷」出红海?
- 美元|河北美元版冥币走红海外 外国人万圣节教花式烧纸钱
- 网红海鲜品牌被曝乱改生产日期!看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