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饿了么和美团又同时看中了一条赛道( 二 )


外卖柜的本质还是为了解决部分场景下送不了餐的问题。
对于取送餐顺畅的社区、居民楼,这些都并非现阶段外卖柜铺设的重点目标。饿了么负责人表示,并不是外卖想入柜就能入柜的。“所有的入柜外卖,小哥都需要和消费者沟通确认,同意之后才能放入外卖柜。”
采访人员留意到,尽管对外卖柜的态度褒贬不一,但和外界预想的不同,外卖柜的实际使用率并不低。杭州一家外卖柜地方运营商告诉「电商在线」,“保守估计,外卖柜使用率至少在50%以上,在一些封闭的园区使用率会更高。”以杭州某智慧产业园区为例,过往订单平均饿了么骑手配送时常需要近30分钟,有了智能外卖柜后,送入柜的订单可以为骑手节省近一半的配送时间。
饿了么和美团争夺外卖柜外卖柜带来的收益是看得见的。对平台而言是新的增量订单,对外卖小哥而言是更高的配送效率,也能帮消费者解决丢餐、偷餐、不方便取餐、接触配送可能带来的卫生安全等问题。
在杭州下沙片区多家高校的生活园区,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柜都遥遥相对,各占一方。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据自媒体餐宝典报道,以重庆为例,美团目前已在渝中区、江北区和两江新区投放多组智能外卖柜,饿了么在重庆的江北嘴金融城、SFC协信中心、重庆高科希尔顿写字楼、龙湖唐宁智能外卖柜也已启用。它们的扩张速度非常快——饿了么从去年年底开始试水外卖柜,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基本实现了一二三线城市主要核心地区的覆盖。
饿了么和美团在外卖柜上的争夺已经在看不见的地方,频繁地展开。除了点位的竞争,目前两家平台都有通过运营商来实现扩张。一般行业内的操作方式是这样:由运营商负责运营,由平台完成配送。某平台智能柜运营商表示,他们主要负责外卖柜的清洁,以及解决一些消费者的简单问题,比如超过24小时没有提取的外卖,需要处理等。
其中,手里掌握着物业资源的运营商往往是双方争取的对象。一位对接绿城物业的运营商告诉采访人员,物业本身其实并不排斥外卖柜入驻,“对他们来说,也是增加一项服务,拿到一笔额外的收入。但是有时候沟通并不顺畅,会出现一些利益分配上的不一致。”在各方的诉求下,平台的竞合更为激烈,比如同一个产业园,人流量更高的地面上位置是争取的黄金地段,给到谁?这些都需要考验拓展团队的谈判能力。
这种争夺已经传递到更深入的技术端。外卖柜和快递柜终究是不同的,外卖柜存放的是食物,对存放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更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业内还没有建立起对外卖柜通行的标准,饿了么和美团都在抢夺这个行业话语权。比如,今年8月,美团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一个管理规范文件,对外卖智能取餐柜的功能、质量、选址、服务流程和运营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月,饿了么外卖柜材质率先通过了国家实验室食品接触级标准测试,成为首批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智能柜,上半年,其智能柜相关的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从点位的占领、运营商的抢夺到技术的革新,这都将是一场全方位的竞争。
外卖柜只能放外卖吗现阶段,智能外卖柜还只是一个外卖业务的补充场景。但显然外卖平台并不想把它当做放外卖的一个柜子。
平台做智能柜的逻辑,其实可以和雪糕品牌来类比。早期,雪糕品牌也是通过冰柜的铺设来打造起一张细密的线下经销商网络。国内最早这么做的是可爱多的和路雪,1993年进入中国的和路雪早期平均每年向市场投放6000台冷柜,到2003年十年间共投放6万台。通过免费给小外卖老板提供冰柜的“冰柜策略”,让它的市场占有率一路升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