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饿了么和美团又同时看中了一条赛道

赛道|饿了么和美团又同时看中了一条赛道
文章插图

【 赛道|饿了么和美团又同时看中了一条赛道】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ID: dianshangmj),作者王亚琪,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过去两年,饿了么与美团的外卖配送竞争处于1.0阶段,争夺的重点是流量、商家资源和运力;棋至中盘,当两家蓄水池水位日渐升高,商家基本已实现了“在线化”,在反垄断以及互联互通政策的指引下,竞争重点开始进入到更深层面——精细化运营,比拼服务的质量。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饿了么和美团正在悄悄布局智能外卖柜,到今年年底,要铺设上万台。「电商在线」向饿了么证实,饿了么从今年开始升级加码,外卖柜已成为其战略性业务,正在加速扩张,目前已覆盖一二三线城市主要城区。 采访人员从接近阿里人士处得知,该业务隶属的智慧物流,和此前备受重视的性价比电商平台淘特一样,相关员工的组织架构在钉钉和阿里内网已经悉数被隐藏。
小小的智能外卖柜悄无声息地扩张,成为挖掘本地生活新服务场景的一环,饿了么和美团都盯上了这个新赛道,一个问题在于,外卖不送到家,反送入了外卖柜,到底有多少人能接受?
外卖的补充性场景消费者对“外卖不送上楼”是有警觉性的。
在微博、微信、豆瓣上,对外卖柜的质疑多半和快递柜结合在一起:
“我都愿意下楼了,干嘛还要点外卖?”
“快递本来都送上门的,现在要自己拿,外卖也要搞这一套?”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近三个月就有190条“外卖不配送”的相关投诉。
送外卖,本质上解决的,是点到点,不出门就能就餐的场景,而需要消费者自取外卖的外卖柜,与前者看上去几乎是相悖的。尤其是去年4月,丰巢快递柜推出收费政策、开启会员服务后,更让消费者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原本快递免费送上门,这下竟然还要收费割韭菜。
从配送的场景来看,送外卖和送快递有许多相似之处——外卖小哥将外卖送入外卖柜,消费者输入手机后四位或配送码就可以取出外卖,和送快递的丰巢模式异曲同工。
事实上,你也不能怪它们两者相像。外卖柜和快递柜几乎同期生于互联网的创业时代,早在2013年市面上就有过小范围的外卖柜尝试。但相较于快递,只聚焦于送餐场景的外卖柜,并不如前者吃香,创业资金和资本关注也多转向了快递柜。直到2020年,疫情让“无接触配送”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饿了么和美团等外卖平台才开始留意到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场景。
和第一批创业者不同,随着平台供给的丰富,外卖柜给外卖平台带来的价值也更多元化。
目前,美团还是饿了么,都宣称外卖柜是共享的,不向商家、消费者、小哥中的任何一方收取任何费用。
短期内,它们依然将外卖柜定位为外卖业务的补充性场景,是服务的延伸。
它们不需要像第一批外卖柜的创业者一样,在起步阶段就把盈利的问题考虑进去。也不需要像丰巢一样,主营业务只聚焦在快递柜上,需要思考一个单独的盈利模型。
对外卖平台而言,即使无法盈利,外卖柜也能为自己带来部分流量、在小哥无法进入的区域扩充新的市场。
所以你会发现外卖柜的选址比快递柜讲究的多——饿了么相关负责人透露,饿了么外卖柜目前重点布局的场景是写字楼、产业园区、学校、医院。这些场景的共同点是封闭性高、送餐环境复杂。“比如,大部分高校是不允许外卖小哥进入的,有的学校外卖只能被放在地上,等待学生从宿舍楼出来领取,这就容易造成外卖丢失和拿错;医院的送餐环境很复杂,高峰期等待电梯就会花费十多分钟;办公楼也是同样,有些产业园无法进入,且消费者也会有工作、开会期间无法即时领取外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