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十年卧薪尝胆 今朝“芯”火燎原( 三 )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 。 王笑龙认为 , 芯片企业还需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 目前依靠进口的部分光刻机等设备、单晶硅等原材料、EDA等开发工具 , 均指向了基础科学 。
当前 , 中国芯片领域人才体系仍不健全 , 产学研用通道尚未打通 , 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还不能够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整合优势 , 可从人才培养、构建产业生态等方面着手 , 形成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 吴胜武建议 。
【芯片|十年卧薪尝胆 今朝“芯”火燎原】在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看来 , 从根本上实现芯片领域的突破 , 需要各方长期营造有利于颠覆性创新的环境 , 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由搏击、优胜劣汰 。
多层次资本市场
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
芯片产业回报周期长 , 动辄十几亿元、上百亿元的持续高投入 , 大多数企业难凭一己之力承担 , 这就需要庞大的科研支撑和产业集群助力 。
十年来 , 国家基金、产业资本、风险投资等多管齐下 , 与芯片产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融资渠道和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
多层次资本市场为芯片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 , 2012年至2022年上半年 , 芯片领域共有168家公司上市 。 其中 , 2012年仅有2家芯片半导体企业上市;近年来 , 随着科创板的设立 , 芯片半导体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 上市数量明显增加 , 2020年有35家公司上市 , 创造了芯片类公司上市数量最高纪录;2022年上半年 , 芯片半导体公司上市依旧活跃 , 有17家芯片类企业实现上市 。
在政策面上 , 2014年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 ,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引导和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兼并重组 。 此后 , 多项政策相继落地 , 带动超万亿元社会资本涌入国内芯片产业链 。 期间 , 全志科技、兆易创新、富瀚微、国科微等一批芯片公司先后上市 。 2022年上半年 , 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 明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和项目标准 , 重视企业研发能力提升 。
资本市场要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基础科研领域 , 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投入 。 芯片反映国家最精微、最尖端的科研水平 , 国内应建立激励机制 , 让创造研发者有足够的空间 。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李曙光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元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科奕建议 , 以政府出资为主的专业性半导体基金应更多地投向早期的技术创新 。 未来 , 资本市场在融资制度和市场监管方面也需要进行创新 , 建立畅通的投资退出通道 , 促进半导体资本市场繁荣 ,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入 。
在芯片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 , 并购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 自2015年开始 , 全球芯片巨头并购整合风起云涌 。
我国芯片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这一大潮中 。 如通富微电以3.71亿美元收购美国AMD两大工厂各85%股权;闻泰科技斥资39亿美元收购荷兰安世半导体 。 今年以来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开启并购模式 , 上海贝岭、皇庭国际、扬杰科技等均抛出收购方案 。
并购是企业增强实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手段 。 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芯片企业借助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 在国内外进行并购 , 做强我国芯片产业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清华经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朱武祥表示 。
政策、资本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