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反垄断阴影下的互联网及未来( 三 )


这次提问一个半月之前,马化腾凌晨四点发了条微博:“终于,突破一亿!”微信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增速记录,用户数从零到一亿只用了433天。
如果在硅谷,一亿用户足以让他们成为备受VC追捧的明星独角兽。
不同于Facebook半开放的熟人社交网络,微信做的是一个封闭的熟人社交图谱,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化的节点,而非网状化的结构。
互联网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才会有更多可能。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信都是众人眼中的熟人通讯软件,除此之外的陌生人社交、音频社交甚至是各种垂类社交领域,依然存在广阔天地。
事实不尽如此。在Facebook半开放的社交网络之下,还有余地产生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LinkedIn等不同类型的社交产品,而微信封闭的社交图谱阻断了一切社交产品的可能性,因为所有产品到最后都逃不过一个宿命:
“加个微信。”
倒不是说微信阻断了其他社交产品的发展道路,而是在微信内部就存在无数种可能。每一个中心化的节点,连接起来又会构成一个新的小范围的社交网络。这两年出现的一个热词用来定义这种网络结构再合适不过,即「私域」。
想要证实上述说法并不困难,只需要复盘微信这些年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就能得到答案。
研究表明,虽然手机用户倾向于在一个月内使用5种不同的社交软件,但他们每天使用的10个应用中只会用到1.5个通信应用和1个社交应用。
摇一摇、附近的人、内推群、同好群、语聊群、朋友圈、视频号……如果微信可以变成任何你需要的社交软件,用户又怎么会有动力去接受一个新的产品呢?要知道,社交关系的迁移成本可不低。
这就是微信的护城河,封闭的社交图谱还能延展出无限可能。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某些APP天生就比其他应用优越,更何况移动互联网本就有着造就孤岛化产品王国的倾向。
用户在微信里追求更进一步的关系,微信在不同私域间寻找商业化的最佳路径。
外界不看好微信广告的承载力,大多是因为所谓的「打扰用户」,这恰好说明他们只看到了微信护城河的前半部分。事实上,朋友圈广告和订阅号广告只是微信广告的一部分,基于地理位置引流到店的附近推、小游戏推广、小商店推广、视频号推广,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茁壮成长。
前一阵子盛传的阿里与腾讯互相开放生态系统,对淘系来说算不得什么好消息,理由参见淘系当年屏蔽百度爬虫。如果消息为真,不谈淘系用自己辛苦搭建的商品体系为微信生态添砖加瓦的远虑,分流电商货币化率的近忧总归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中文互联网世界很大程度上在锚定硅谷。在线广告是公认的双寡头垄断市场,谷歌占据支配地位,Facebook同样拥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同为20亿MAU,谷歌坐拥Google搜索+全套工具箱+Youtube+Android,市值为1.8万亿美金,而Facebook旗下仅拥有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三款应用,市值已超过了万亿美金。
03 抖音: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不过一流媒体罢了用户的时间价值是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的起点。
这不难理解,谁占据了最多的用户时间,谁就是时代的赢家。
2019年初,抖音总裁张楠宣布,抖音在国内日活突破2.5亿,月活突破5亿。从3000万到2.5亿,抖音只用了一年时间。
有意思的是,这组数据是在多闪发布会上公布的。于是有人相信,短视频社交必然取代图文社交,抖音挑战微信只是时间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厘清一组概念,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