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国美苏宁当前困局到底是谁的责任?

国美电器|国美苏宁当前困局到底是谁的责任?


不少家电人士虽然早在多年前就预见了国美、苏宁的市场走势和发展局面 , 但仍然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 那么 , 随着苏宁、国美两家企业在家电市场经营、生存和竞争能力衰减 , 很多厂商希望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 “是否可以提前预见并避免”?
常伟||撰稿
今年以来的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上 , 苏宁易购与国美零售两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和走势 , 出现了一轮令众多家电厂商甚至业内人士都感觉“猝不及防”的颓势和恶化 。
苏宁易购遭遇上游供应商的“讨债” , 甚至一度因为百余万的货款拖欠而引发了供应商向法院提出对苏宁易购破产重整申请的行业闹剧 。 虽然苏宁易购在家电等主业上的经营保持着稳定 , 但是面对数百亿的供应商欠款一直没有“还款计划”和“具体动作” , 还是令市场上的各方 , 感到不解 。 甚至对苏宁易购未来的发展充满担忧 。
曾放出豪言要18个月恢复市场地位的国美零售 , 今年以来相继出现旗下打扮家、真快乐等多个平台的裁员、降薪情况 , 国美集团甚至回应称随着经营恶化不排除继续裁员 。 同样 , 国美对于上游供应商货款的拖欠甚至还引发了惠而浦(中国)与国美零售两家上市公司的重大社会事件 。
如今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的是 , 国美、苏宁在家电零售业务上“所赚到的钱” , 已经无法支撑其庞大的平台和体系运营 , 最终经营亏损将是必然 。 同时 , 这两家企业在家电零售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号召力 , 也在日渐下行 。 无论是自营的连锁门店 , 还是发展的加盟门店 , 都已经难以形成对家电品牌商的号召力 , 以及对于年轻主流用户的影响力 。
那么从当年家电零售市场上的“商业双雄” , 到如今家电零售市场上的“难兄难弟” , 对于苏宁和国美来说 , 他们当前的困局和惨淡 ,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家电产业真的已经无可留恋、没有规模和利润的机会点了 , 还是企业自身经营、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战略、手段和经营频频失误?
更为重要的是 , 国美、苏宁今天在家电零售市场的生存困局 , 是不是也会成为天猫、京东、拼多多未来可能会遭遇的产业瓶颈和经营挑战?同样 , 对于众多见证了国美、苏宁的黄金时期 , 至今还在伴随着家电零售市场起伏波动的众多家电经销商来说 , 又能够从这两家企业经营败局的身上汲取多少的经验和教训?
在家电圈看来 , 如今国美、苏宁在市场上的经营亏损、营收恶化、地位下滑 , 问题肯定不只是出在家电零售主业上 , 相反这一局面与他们在过去10多年的多元化扩张、多业务折腾、多行业投资等存在着更大的关系 。 有句网络俗语叫“不作不死” , 显然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
无论是当前苏宁易购拖欠的数百亿供应商货款 , 还是国美零售旗下多业务平台的裁员降薪以及经营亏损 , 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的“不满足和乱折腾” , 不仅没有找到新业务增长点 , 反而连老业务地盘都守不住了 。
一是 , 早在多年前面对京东、天猫在家电零售市场上的崛起 , 国美苏宁就已经看到了家电零售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 , 却无力扭转和改变 。 特别是从当年的线下实体店到线上网店 , 无论是张近东主导的苏宁 , 还是黄光裕幕后操纵的国美都是几经折腾 , 迟迟没有找到方向、感觉和突破口 , 反而陷入与对手的乱战中迷失了自我 。 可以看到 , 至今苏宁易购 , 以及国美零售的最终出路 , 还是回归线下 , 通过发展线下加盟店等方式 , 继续依靠零售和批发业务在推动家电流通业务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