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配额反常,雪加电子烟被质疑造假?( 二 )
文章图片
当时雪加陷入销量疑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没有其他第三方数据报告予以佐证 , 而且雪加的宣发作风也比较激进 , 喜欢以第一梯队玩家这类说法自居 , 所以市场比较难以相信一个如此年轻的玩家 。
另外 , 雪加还因电商平台销量数据被消费者质疑过 , 当时的电子烟行业竞争激烈 , 部分电子烟玩家会以特殊手段来抬高销量 , 以提高平台推荐权重 。
品牌方面 , 雪加曾因品牌背景而被海外媒体质疑 , 当时雪加宣称其研发团队为海外公司ReverieLab , 可后经媒体查证发现 , 该公司是生物技术公司 , 并不涉及电子烟的雾化、烟油烟弹等系列技术 , 而且该公司官网也并无任何和电子烟或雪加品牌的相关信息 。
产品方面 , 雪加曾发布过“电子咖啡” , 可将含有咖啡提取物的咖啡弹雾化供消费者吸食 。 电子咖啡发布后随即引发大量质疑 , 电子咖啡是否含有国家管制药物咖啡因?咖啡以雾化方式被吸入体内 , 是否存在未知的健康风险?雪加虽然此后进行了公开回应 , 但并非浇灭全部质疑 。
文章图片
历数过去的种种质疑风波 , 雪加的销量、产品、品牌均没有逃开过 , 依据常识来看 , 雪加之所以容易吸引各方质疑 , 一方面源于其未能及时公开更多高可信度信息和数据以解决公众的种种疑惑 ,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雪加的打法风格比较招摇 , 容易忽略很多宣传细节 , 造成对外界的困扰和迷惑 。
靠配额恐无法上位
抛开过往的质疑 , 回到雪加这次的产能配额风波 , 即使雪加真的拿到了这么庞大的产能配额 , 但雪加能全部让市场消化吗?
从官方宣传看 , 雪加的业务遍布数十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 但此次雪加的产能配额许可市场是内销 , 也就是说 , 雪加用配额产能生产的烟弹烟杆产品 , 只能在国内市场流通销售 。
这引出了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 第一 , 前面提到 , 雪加的份额比较低 , 这么大的产能配额要想全部转化成真实的销量 , 难度可想而知 。
理论上说 , 雪加需要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 , 引入更多加盟商 , 才有可能提高产品销量 , 对畸高的产能进行分割 , 但是目前电子烟行业的宏观环境显然不允许这样的逆向扩张出现 , 原因之一是监管过渡期内 , 门店还多处在申请许可证和观望状态 , 其二是因为品牌也需要在监管全然落地后留出更多的研发、策略布局时间 , 不会盲目扩张 。
第二个问题是 , 如果雪加没有消化掉产能配额 , 是否会采取其他非常规的手段对多余产能进行消化 , 比如帮其他品牌代工 , 或者进行产能的买卖交易 。 但从监管角度看 , 这些行为会触及红线 , 破坏电子烟行业的发展秩序 。
所以说 , 雪加虽然获取了远超业界认知的产能配额 , 但要充分消化所有产能其实面临相当多的阻碍 。 虽然产能配额对电子烟玩家很重要 , 但配额的规模是动态调整的 , 如果雪加的销量无法跟上配额 , 后续其配额容易被降低 。
目前来看 , 围绕雪加产能配额过高的质疑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 相关新规指出 , 失信市场主体会被列为重点监督对象并被纳入页顶信用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
因此 , 对于雪加此次引发较大的质疑和争议 , 监管部门或许应当进一步核查更多细节 , 对其产能进行全面调查 。
长远来看 , 后监管时代下 , 真正决定电子烟玩家市场话语权的一定是消费者和门店的认可 , 还有产品的持续创新 ,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上位 。
- iPhone13系列自去年发布以来|苹果砍掉部分ipad产能,富士康留守10万人留守!
- 芯片|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大于美国了?真实差距可能超出你想象
- 特斯拉挑战200万产能:自动驾驶创收还远,制造是核心优势|焦点分析
- 量子|我学者发现陈数可调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芯片|半导体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缺芯,一边产能过剩
- 有供应链人士称iPhone销量不佳|苹果大幅下调20%产能,富士康回应:不评论市场流言
- 由于三星芯片设计和生产能力不足|三星决定组建“梦之队”,2025年干翻苹果m1
- 芯片|成熟工艺重要性凸显,连美国都回过头来与中国竞争成熟工艺产能
- 内存|内存又要涨价? 美光工厂遭遇停电:占全球内存产能7%
- “天堂”只有上海是不够的,特斯拉何时能摆脱“产能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