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该腾讯摸着高德过河了( 三 )


腾讯切入出行市场的抓手也是地图 , 不仅腾讯地图率先跻身聚合打车平台 , 腾讯智慧出行也于去年11月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出行论坛上发布了新品腾讯智驾地图 。 公告显示 , 新地图能够实现驾驶域与座舱域的跨域融合 , 做到高精地图、ADAS地图、SD地图的数据同源“一张图” 。
而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的前奏 , 负责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环境感知并提升安全性能 。 这种超高精度的地图需要大量实测数据 。
RAND数据显示 ,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要接近人类驾驶 , 需要1.5亿英里的测试里程 , 其中需要5%的实路测试 。 进行越多测试的自动驾驶产品就越占优势 。 以百度自动驾驶研发为例 , 在《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当中 , 百度将超300万公里测试里程作为自动驾驶领跑全国的重要证据 。
滴滴旗下花小猪技术负责人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 , 实测数据积累越多 , 平台算法便越精确 , 对运力调度、路线分配的能力便越强 。 对腾讯而言也是如此 , 要形成复杂路况的精确导航能力 , 腾讯需要积累更多实路测试里程 。
当来自腾讯流量场景的订单量足够大 , 腾讯就可以同网约车服务商达成更多合作 , 并为自身的车云一体化产品服务 。 而聚合出行平台将为新产品提供更多关键数据用于优化 。
科技新知曾在《“造车” , 腾讯抄了华为后路》一文中整理华为与腾讯的造车竞争 , 文章中一个重要结论是 , 产品数据是生态链的“灵魂” , 是各路玩家的竞争核心 。
从出行市场动作看 , 腾讯与华为再度踏入同一条河流 , 与其说是瞄准聚合打车平台的“蚊子腿”利润 , 不如说是另一场数据战争 。
03 该紧张的是谁?大厂的动作常常会波及到场上的原有玩家 。
可以看到 , 腾讯、华为此次入局网约车均采用的是聚合打车模式 。 目前 , 在聚合打车市场 , 已有高德、美团、百度等企业布局 , 因此腾讯、华为入场有望重新炒热这个市场 。
需要补充的是 , 在商业模式上 , 按照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运营方式 , 其自身不直接设置运力 , 仅提供乘客与入驻网约车的“撮合”服务 , 平台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流量生意 。
聚合平台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 , 随着网约车市场格局逐渐走向稳定 , 其中 , 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 对于剩下的大部分小平台而言 , 抱团取暖选择加入聚合平台是一个不错选择 。
毕竟 , 中小平台只需被动地提供运力 , 由聚合平台提供流量 , 一个能够获得订单 , 一个则通过提供聚合网约车服务增强用户黏性 , 实现流量变现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聚合平台是一个互相成就的模式 。
现阶段 , 市面上主流的网约车聚合平台当属高德打车 。 资料显示 , 高德于2017年进入打车市场 , 高德没有与滴滴直接对垒 , 而是搭建聚合平台 。
去年7月初 , 滴滴出行全系列应用下架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8月节点上 , 滴滴日均单量约在2000万左右 , 高德约在500万 , 美团大约为120万 , 聚合打车模式下高德已经成为网约车名义上的第二名 。
如今 , 随着腾讯和华为加入聚合打车的战场 , 特别是微信恐怖的流量导入 , 对于高德而言势必产生竟对 , 这将表现在司机和乘客两侧:一是用户侧的打车习惯 , 二是司机侧的运力抢占 。 一场大战或将开启 。 但另一方面 , 正因为腾讯、华为的入场 , 实则也表明了行业对高德模式的认可 , 有助于探索更多让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式方法 。
如今 , 监管方向越发明朗 , 杜绝非法营运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 难以解决的合规化进程将得到有力推动 , 任何平台都需要把合规放在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