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信条》,不生命!( 四 )
那么 , 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否改变了我们对于生命的认知?
在我心目中 ,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 最起码 , 他的那本小册子启发了一大批年轻的物理学家 , 令他们投身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中 。 其中就包括了最终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沃森和克里克 。
除了这些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之外 , 更重要的在于 , 薛定谔改变了我们看待生命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能被所有生物学家接受 。
地球上的生命形态多姿多彩 , 千变万化 。 这就导致生物学家们更喜欢实证的力量 , 而不喜欢那些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新物种的发现所打破的“定律” 。 然而 , 当生命的研究进入某些难以分辨的灰色地带时 , 薛定谔的视角便显现出了物理学作为“科学之父”那不可替代的伟大力量 。
文章图片
逆时永生
下面就让我们以薛定谔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信条》中的“逆时者” , 他们有可能存活吗?
文章图片
在这样一个化学反应逆向发生的“逆时”世界中会存在生命吗?或许是可以的 。 但即便存在 , 也一定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地球生命的样貌 , 而应该是基于完全不同的一套化学反应体系 。 也就是说 , 当我们穿过《信条》中的那个转换器后 , 虽然组成我们身体的分子还是这些分子 , 但是所有生化反应都将停摆 , 甚至在酶的催化下加速逆向发生 。
显然 , 对于我们这些高度依赖化学反应的细胞生命来说 , 这将会是一场分子层面上的灾难 。
不过 , 对于吉布斯能在“逆时”设定下带来的麻烦 , 我们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毕竟诺兰在《信条》里压根就没谈过吉布斯能的问题 , 没准人家逆转熵变趋势的操作也把吉布斯能的变化趋势顺便一起逆转了呢?只是懒得再跟我们解释了而已……
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持自己的高度有序 。 我们区别于一块石头或一块面包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跑能跳、能生孩子 , 而是在于我们携带着大量有意义的信息 , 并且可以把这些信息传承下去 。
太美好了 , 是不是?可惜科幻都是扯淡的 。
尾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设计师:EileenSteinbach
人类作为有序的存在 , 进一步制造出了各种各样“有序”的造物 , 并以之作为自己文明的标志 。 但我们用这些有序的造物所做的最多的事情 , 却是去破坏其他有序的存在 , 甚至包括人类自己——正如近一个世纪之前在敦刻尔克这片海滩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那样 。
诺兰给自己的电影取名《信条》 , 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英文单词TENET是一个回文序列 。 事实上 , 在我看来 , 生命的意义与生命的本质是一体的 , 那就是维持“有序”的存在——这大概才是所有生命都应遵奉的“信条” 。
文章图片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无《信条》,不生命!】责任编辑:
- 逆熵、时间钳形,祖父悖论,刷《信条》前必备的3个物理知识
- 印度手机出货量排行榜:vivo无缘前三,三星第二,第一名跌惨了
- 《情绪勒索》3
- 优酷|优酷投屏电视要加钱,是贪婪还是无奈?
- 模拟地球,4男4女科学家封闭仓无隐私生活2年,为什么最后想出逃
- 世界上4大“异能者”,就连科学都无法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星际穿越》重映,仍旧一票难求
- 华为|美下令拆除华为设备,运营商无奈发话,华为5G设备拆不动了?
- 海尔|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无人不知,美国多次打压也没用
-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黄鹏作《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研究...|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分论坛发布《全民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