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回顾:2019年舞蹈演员因网贷自杀,死后164天手机仍被频繁催债( 四 )


“对我一个上了年纪的家长都这样 , 那么他们对待我女儿时 , 只会更粗暴 。 ”

冯洁自杀离世后 , 还款就中断了 , 没过多久 , 冯家二老就接连遭到了催收的密集轰炸 , 每天少说都有十几个电话打过来 , 一接通对面就恶声恶气的 , 各种威胁和谩骂 。
冯洁的手机 , 在她去世后的164天 , 仍旧能收到许多催款消息 。
冯父越看越气 , 就把手头整理好的银行流水账单、还款交易记录、催款录音和短信截图等资料 , 一股脑都交到了派出所 。
4月8日 , 西安雁塔区东仪路派出所依照“诈骗案”的标准 , 终于对此事正式立案 。 然而直到8月份 , 此案都还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

在这4个月间 , 冯父在临汾和西安之间往返了好几次 , 密切关注着案情进展 , 但由于冯洁已经成年 , 并且是自愿申请借贷和签下网贷合同的 , 目前的证据支撑力度不足 , 调查取证着实比较困难 。
冯父除了时不时跑到西安去询问 , 还经常打电话给派出所跟进调查进度 , 但办案人员只是向他口述了一份财务审计报告 。
冯父对此并不认可 , 他觉得报告中的数据不够详实 , 而且还存在诸多疑点 , 因此请求警方继续调查 。
或许此事最终不会再有后续 , 但冯父表示 , 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 。

起底套路贷:借4千还17万数年来 , 和冯洁一样因网贷而遭遇悲剧的人还有很多 。
这些悲剧的始作俑者 , 是钻了监管漏洞、利用虚假夸张宣传布下陷阱 , 来对无数年轻人进行吸血的套路网贷平台 。
这样的套路网贷 , 实际就是以金融诈骗为目的的变相“高利贷” 。
网贷在我国开始兴起是2013年 , 到了2015年就进入井喷爆发期 , 然而爆发并不意味着合规 。

当时的监管机制并不像如今这样完善 , 很多非正规的机构为了急速扩张、占领市场 , 把目标定位在虚荣心强、自制力差、能接受超前消费的年轻群体身上 。
那时候的人 , 对于网贷还没足够深刻的认知 , 于是这些网贷平台凭借着信息差 , 争取到了与高校社团合作的机会 。 他们利用各种线下社团活动 , 游说学生下载平台APP , 通过这种推广方式来完成流量KPI 。
一旦确定目标有借款意向 , 放贷方会巧立各种名目 , 用类似“500起借、3秒审核、额度大、变现快、无抵押、可分期...”这样极具诱导性的话术 , 诱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进行借贷 。

而借款人签订的合同往往金额不实 , 很多人的放款金额都被虚增了 , 比如申请3000实际到手1800 , 但本金仍旧要按3000来算 。
这其中的差额被以“审核费、管理费、保险金”等名义先行扣除 , 然后平台再在后期伪造资金银行流水 。
除了通过平台网申 , 有的校园网贷还会用微信与借款人进行一对一的联系 , 套取借款人的身份、学历、证件、照片等各种信息 , 收集借款人本人和亲友的联系方式 。 表面上美其名曰“审核” , 实际是在为之后的暴力催收做准备 。

总之 , 不法借贷公司通过设置合同陷阱、虚增放款金额、故意失联让借款人逾期等方式设下连环陷阱 , 等到借款人还不上钱之后 , 又诱导对方到别的平台继续借 , 最后掉到以贷养贷的深渊 。
到了催收阶段 , 这些放贷平台往往采用短信恐吓、爆通讯录甚至是围堵等暴力方式 , 来对借款人进行施压 , 若承受能力不足的年轻人 , 在终日惶恐中很容易走向极端 。

网贷的严重危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银保监会、央行等五部委 , 在2021年3月1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 其中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