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可穿戴式市场回顾:手表已“死”,手环当道

智能手表|可穿戴式市场回顾:手表已“死”,手环当道

文章图片

智能手表|可穿戴式市场回顾:手表已“死”,手环当道

文章图片


在长达两年的动荡后 , 智能手机市场总算恢复了平静 。 苹果和三星依旧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 国产手机品牌在屡次冲击高端失败后也开始寻找差异化的功能卖点以稳固自己的市场份额 。 再加上全球经济放缓 , 与其冒险向未知进发 , 不少手机品牌情愿走“保底”路线 , 先稳住自己的存量市场 。
而智能手机“主战场”的冷场却让另一个品类成为智能手机品牌争夺的中心 。 没错 , 说的就是可穿戴设备市场 。 从广义来说 ,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历史远超智能手机的行业 , 市场的话语权也由传统的音频、运动和医疗器械企业所掌握 。 直到智能手机出现 , 智能可穿戴设备被提及 , 这种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围绕智能手机生态打造的硬件 , 才取代了传统可穿戴设备 , 成为可穿戴市场的新宠儿 。
耳机市场已经饱和比如在2020-2021年间 , TWS产品就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 , 华为、苹果的TWS芯片占据了真无线耳机的高端市场 , 高通、恒玄、络达为中端TWS品牌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 而中科蓝讯、珠海杰理等品牌则填充了低端TWS耳机的市场 。 无论从芯片性能还是芯片价格的维度 , TWS耳机芯片已经完成了市场划分 , 而这种稳定的市场划分也让TWS品牌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划分 。

图片来源:苹果

这种渐趋稳定的市场划分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未必是件好事 。 对数码产品来说 , 合理的市场竞争能促使品牌提高产品实力 , 在压低价格的同时为产品带来更多的功能 , 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 。 但如果TWS市场格局已定 , 可以预见的是 , 未来的TWS市场将会重现近几年手机市场“挤牙膏”的情况 。
TWS市场格局已定 , 但手机品牌需要可穿戴设备作为手机市场的“第二战场” , 于是在品牌的推动下 , 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就再次成为了可穿戴市场的“新生力量” 。
腕上设备成为新力量没错 , 这里说的是“再次” , 因为在十年前 , 智能手环就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辉煌:2011年 , Jawbone发布了UP系列智能手环 , 掀起了智能手环的第一次热浪 。 在长达20年的品牌生涯中 , Jawbone凭借运动手环实现了累计二十多次市场融资 , 同时也带动了Fitbit等品牌的兴起 , 更是为无数国内智能设备品牌提供了“标准答案” 。
当时的Jawbone并未像现在的智能手环一样走数码路线——在没有建立用户认知的情况下 , 向用户推广一个全新品类的数码产品并非易事 , 毕竟当年的用户对数码的了解远不如2022年的我们 。 在当时 , Jawbone别出心栽地将UP系列产品包装成类似电动牙刷一样的“健康电子设备” , 它的销售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数码商店” , 而是用塑料包装在超市销售 。

图片来源:Amazon
这种新奇的销售方式让Jawbone巧妙地开辟了数码产品销售的新路径 , 与健康捆绑的方式也让智能手环这一概念迅速在中产、高净值群体中流行开来 。 时至今日 , 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都依然没能跳出“健康”这一核心卖点 。
尽管如此 , 在10年后的2022年 , 智能手环依旧经历了“蜕变”:无论是智能手环的“先行者”Jawbone、Fitbit还是将智能手环这一概念在国内推广开来的小米手环 , 这些产品在最初真的就是指一个“手环” , 屏幕显示甚至是触屏交互那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 最多也就在正面装四个LED用来显示工作状态与电量 。 甚至在Android智能手表面世后 , 大家区分手表与手环的方式也依旧是“有屏幕的是手表 , 没屏幕的是手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