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创意学系列(二):概念整合理论( 四 )


比如说 , 有的人可能觉得“运行于”和“寄生于”这两个关系完全是一样的意思 , 而合并了这两个关系;有的人可能觉得病毒程序没必要有输出 , 而摒弃了“病毒|程序—(产生)—>输出”这个特征;有的人可能觉得一个能自复制的程序也可以认为是具有生命的 , 而保留留了“病毒|程序—(具有)—>生命”这个特征;有的人可能觉得病毒程序也具有实际用途 , 而保留了“病毒|程序—(目的)—>实际用途”这个特征 , 等等等等 。
概念整合的一般过程
在上面的例子中 , 概念整合有这样的基本过程:思考主体开始思考能够达到某个目的的新事物的概念思考主体在与当前问题领域无关的其他领域(后面称为灵感领域) , 寻找能够帮助达到这个目的的特征思考主体仔细考察具有这些特征的的事物 , 寻找它们与当前问题领域中事物的相似性基于发现的相似性 , 思考主体决定新概念在当前问题领域的基础概念思考主体进行灵感领域和问题领域之间的概念映射 , 建立整合概念网络思考主体对新概念在灵感领域和问题领域中对应概念的特征进行一一考察 , 将对达到最开始的目的有用的特征添加到整合概念网络思考主体考察得到的整合概念网络 , 处理网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 , 确保得到一个合理自洽、前后一致的整合概念网络思考主体评估将整合概念网络实现的可行性 , 以及实现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上述过程是一个迭代(Iterative)的过程 , 思考主体在任一个步骤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时 , 都可能回到之前的步骤重新进行 。
实际上 , 前一小节的计算机病毒的例子 , 思考者的概念整合从一开始就有强烈的目的性 , 从而整个整合过程的评估都由一开始的目的驱动 。 但在实际情况中 , 很多时候概念整合的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目的 。 概念整合也不仅仅发生在思考者有意识地要发明一个新事物的情况 , 还可以存在很多不经意、无意识的进行形式 。
比如说 , 正面临一场重要考试的小明 , 因为拖延症怎么也无法集中心思执行他的备考计划 , 每天在游戏和动画中逃避现实 , 最后理所当然地没通过考试 。 小明的妈妈看到这个结果后 , 对小明说:
“你看隔壁小花 , 每次有重要考试的时候都会去报个备考班 , 让同班的老师同学监督自己好好备考 。 你这次没学她也报个备考班 , 非要相信自己有自控能力 , 这不翻车了嘛 。 ”
在这段很日常的对话中 , 小明的妈妈实际上已经在脑中快速进行了概念整合:整合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1)关于小明真实考前状况的知识 , 以及2)关于小花的备考习惯的知识 。
小明的妈妈将有关小花“报备考班”的特征、以及这个特征延伸出来的诸如“有同班的老师同学监督”的合理逻辑结果 , 移植到了小明的情况中 , 在整合输出空间构造了一个假想的概念网络 , 其中小明虽然有拖延症 , 但是因为报了备考班 , 有来自同学老师的监督 , 最终还是能够执行备考计划 。 小明的妈妈推测在这个假想的概念网络中 , “小明最后通过了考试”是一个成立可能性很大的特征 。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之后 , 对小明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
另一个更为常见的情形是 , 我们每个人在接触学习到一个新概念的时候 , 为了理解这个新概念 , 往往会在脑子中搜索类似于这个新概念的其他概念 , 通过比较来让自己更好地理解新概念 。
比如说 , 一个初次接触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金融系学生 , 通过联想到投资要“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而理解了数据冗余的概念;一个到水利学院学习的无线电爱好者 , 通过联想到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原理而理解了水流和水压的计算原理;一个初次接触西方哲学的程序员 , 通过联想到面向对象编程而更好地理解了柏拉图的理型论(TheoryofForms/TheoryofIdeas) , 等等等等 。 在这些例子中 , 思考主体都将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的概念网络整合到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