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互联网造车,同“名”不同命|棋至中盘( 三 )



其实 , 百度想要造车的目的很简单 , 就是想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智能化能力释放出来 , 以对自己形成正向循环 。
如今 , 互联网的基盘已定 , 业务逐渐转弱是大势所趋 。 而借助广阔的汽车市场“脱虚向实” , 并在保证自己互联网业务不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 , 寻找到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的造血机器 , 百度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细 。
只不过 , 谁也不知道 , 正在到来的集度量产车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 如果依旧不如人意的话 , 百度还能靠着汽车业务 , 焕发第二春吗?
小米 , 真的不慌?
“站在风口上 , 猪也能飞起来 。 ”
与华为、百度相比 , 小米追逐“造车”风口的意愿 , 更为明显 。 毕竟 , “最后一次创业”的雷军 , 要亲自带队 , 将小米汽车变成年轻人的第一款车 。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 , 除了“造车进展超预期 , 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这一消息之外 , 小米汽车的其他信息 , 少得可怜 。
难道 , 小米真的不慌?

首先 , 小米手机出货量国内第一 , 世界第三 , 这一现金奶牛的持续运转下 , 给小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 。 所以在资金方面 , 小米不用担心造车前期的100亿到不了账 。
其次 , 小米北京亦庄工厂的施工正在有序进行中 。 按照规划 , 这一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将分为两期建设 , 一期和二期工厂产能分别为15万辆 , 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并实现量产 。
还有就是 , 小米悬而未决的造车资质问题 。
有消息称 , 小米正与宝沃汽车进行深度接洽 , 但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实在太悬殊 , 谈判陷入僵局 。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 , 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 , 将宝沃汽车18万辆产能转入小米汽车项目 。

各种信息汇总在一起 , 似乎足以说明小米汽车的进展情况 。 但另一方面 , 关于最核心的整车制造 , 小米汽车准备的如何?
华为的两种模式都不用自己操心整车制造 , 集度汽车有吉利帮衬 , 而小米选择自己全资造车 , 虽然自主性足够强 , 但同时也缺少了一位汽车业内的引路人 。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 , 小米汽车“出世”之后 , 雷军开始了频繁走访“友商” , 寻求经验 。
据了解 , 雷军已先后拜访过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车企和供应商 , 还与李斌、李想、何小鹏、王传福等资深业内人士深入探讨过 。
只不过 , 显而易见的是 , 小米汽车并不会因此高枕无忧 。

为了稳定市场情绪 , 不慌不忙的小米 , 也已经开始高调发力 。 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 , 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
从网络流出的照片来看 , 测试车车顶配备了激光雷达 , 车身标识着“小米自动驾驶测试XIAOMI PILOT TEST” , 所以其自动驾驶系统大概率会被命名为“XIAOMI PILOT” 。
此外 , 相关测试车套用了比亚迪汉EV、宝马5系的车体 , 似乎也是在表明小米将会推出一款主打运动性能的纯电轿车 。
也许 , 对于小米来说 , 手机业务依旧是第一位 , 但“求变”的汽车业务 , 能给未来带来更多的惊喜 。
结语
回顾曾经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此时的华为、百度、小米 , 就像是新一轮的“蔚小理” , 同样也会经历困难时刻 , 也同样有可能成为“最惨的人” 。
然而与“造车三杰”不同的是 , “华小百”的横空出世 , 已经没有太多时代红利可以挥霍 。 而且对于华为、小米、百度而言 , 造车也不仅仅是造车 , 还有更多的深意:华为 , 求活;百度 , 求存;小米 , 求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