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技术与资本,谁在阻碍机器人变智能?
文章图片
来源|零壹财经作者|沈拙言
打开游戏机 , 美好的科幻畅想浮现在眼前 。
在互动式影像游戏《底特律:化身为人》(Detroit:BecomeHuman)里 , 仿生人承担起人类社会的各项工作——有的仿生人成为探员 , 用精密的大脑收集犯罪现场信息做推理;有的仿生人成为保姆 , 负责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有的仿生人因目睹人类世界的纠纷 , 转而投身革命 。 在这样的情景里 , 总会引发一些诸如“人类与仿生人该如何相处”的思考 。
关上游戏机 , 现实给了我一记重拳 。
家里的圆盘形扫地机器人还在不停怼桌脚 。 在过去的时间里 , 它曾“离家出走” , 也曾“化身喷泉” , 最常见的情景是怼着桌脚或墙角 , 直到电量耗尽 。 人类有句俗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 , 而在扫地机器人上 , 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 除非没电了” 。 虽然扫地机器人的名称中包含“人”字 , 但很难感受到这个机器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 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智能/智障机器 , 而不能称为智能生命 。 它的行为模式总会让我怀疑自己当初的购买动机:我购买扫地机器人是为了享受它能够将我从重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满足与科幻感 , 使用后却感觉自己好像成为了“人工智障”的体验者 。
科幻作品中对机器人的美好畅想 , 同现实世界中公众所能接触到的机器人 , 中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 要消弭这种落差 , 可能需要不止一次的机器人技术革命 。
工业生产中对机器人的要求是高精度与高效率 , 日常生活中对机器人的要求是灵活性与强交互 , 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工业生产中的机器人 , 而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人 , 除了清洁机器人以及配送机器人外 , 公众能接触到的机器人种类很少 , 自然很难领略到机器人技术的突破 。
避障=避免智障?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仍是扫地机器人 。 在家电领域中 , 扫地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门槛较高 , 售价也较贵 , 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基础性问题 。 综合网络上诸多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使用评测来看 , 避障能力是经常被提及的用户关注点以及痛点 。
当用户“斥巨资”购入扫地机器人后 , 上马使用才知道扫地机器人的避障系统能有多离谱:型号较老的扫地机器人往往遇到障碍就走不动路 , 需要在清扫前进行人工整理 , 给机器人创造一个宽阔的工作环境 。 型号较新的机器人 , 或许能避开较为固定的障碍物 , 但要翻越一本书的高度比行蜀道还难 。
用户自然会进行吐槽:之所以购买扫地机器人 , 便是需要一个无需人工介入的清洁工作 。 如果每次都需要人工进行整理物品 , 那扫地机器人的意义何在?既然有整理物品的时间和精力 , 拿着吸尘器进行清扫 , 岂不干净又卫生?
另一个痛点在于 , 扫地机器人的购入往往滞后于家具的购买 。 这就意味着 , 某些家具之间的缝隙如果“刚好”契合扫地机器人的尺寸 , 又容易出现扫地机器人卡在家具中间的尴尬处境 , 令人血压攀升 。
甚至有些扫地机器人居然有了“思维惯性” , 在前一次的工作中 , 它建好了图 , 做好了障碍识别 , 清洁工作十分到位 。 可之后椅子稍微一动位置 , 这样“复杂”的变动可难坏了扫地机器人那简单的大脑 , 便又杵在原地不知所措 。
尽管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服务型机器人在使用体验上差强人意 , 但市场规模迅猛增长 。 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 , 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5.7亿元 , 占比53.1%;服务机器人(含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93.3亿元 , 占比46.9% 。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
- 半导体|2022中国最佳雇主榜单公布!海尔年薪24万、唯品会员工太幸福
- 3200元!前一加创始人新机发布,模仿苹果、小米、OPPO的设计?
- 加速矿山无人驾驶落地、看路凯智行如何“无人则安”
- 尺寸比小米12S更小 华硕Zenfone 9来了:支持IP68、有3.5mm耳机孔
- 细菌|三代测序技术:让你“看清”微生物基因“骨架”
- 计算机技术|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
- 位于年楚河畔、有着“粮仓”之称的是 蚂蚁新村7月13日答案最新
- 伊隆·马斯克|4K预算怎么选笔记本?这两款超高性价比机型满足办公、娱乐需求
- |办公位装备升级,7件好物让办公效率、体验level UP
- 魅蓝|通过这款手机,我们进到了魅蓝、金立、乐视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