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技术与资本,谁在阻碍机器人变智能?( 四 )


想到这里 , 笨笨的扫地机器人突然又顺眼了 。
技术革命从何而来?
当然也会有人提出疑问:那科幻畅想中的那种在家庭里扛起家务大梁的机器人 , 何时能出现?
保守估计 , 也要数年的发展时间 。 功能上 , 它需要生产场景中工业机器人与家庭生活场景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的深度融合 , 并且在算法系统设计上实现重大突破 。 如果还需要兼具人类的外观 , 动作系统和行为系统看起来并不违和的话 , 甚至可能需要数十年 。
2021年底 , 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其中提出 , 到2025年 , 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速要超过20% ,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建成3到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到了增加高端产品供给 。 要面向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 , 以及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助残、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需求 , 集聚优势资源 , 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重点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 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 , 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 , 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的机器人在外观上或许没有什么限制 , 效率优先 。 但在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助残等需求中 , 人形机器人显然更具备亲和力 。
从《“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可以看出 , 当前机器人行业还在鼓励集中资源做研制阶段 , 而当研制成功 , 经历市场的考验可能还需要下一个五年计划 , 经历市场考验后 , 强大的生产能力补上去 , 成本要降下来 , 才能让家庭服务型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 这个愿景 , “十六五”、“十七五”方有可能实现 。
人形机器人需要什么?需要非常强大的平衡能力才不至于摔倒 , 需要非常灵活的行动能力才能像人一样行走自如 , 需要非常精密的运算能力才能适应家庭中非程序化场景的工作 。 这些能力的建设与达标 , 非一日之功 。
在我们感叹扫地机器人到处闯祸的时候 , 想到这个贵重的家电甚至连家用机器人的起步阶段都未达到 , 感觉自己有些“大冤种”在所难免 。 按照Gartner曲线来看 , 此时的扫地机器人 , 不过是家用机器人萌芽期过后的欲望膨胀期阶段 。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 , 到2025年 , 全球机器人应用每年将产生1.70至4.50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 而哪一个场景会先爆发 , 还无人可以预知 。 投资狂魔软银集团正在全球寻找机器人领域内的爆点——28亿美元收购专注仓库机器人技术的AutoStoreSystem40%的股权 , 宣布与专注教育的RobotLAB合作 , 与日本电子制造商IrisOhyama共同开发餐饮服务机器人 , 投资BearRobotics运输机器人……
机器人这一被称为“科技行业内的圣杯”的领域 , 正在散发着诱惑的光芒 。
风物长宜放眼量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场景、技术与资本,谁在阻碍机器人变智能?】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