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手册·拉美篇|中企去拉美:是真蓝海,还是伪命题?

全球化手册·拉美篇|中企去拉美:是真蓝海,还是伪命题?
文章图片
2019年 , 孙正义创建了50亿美元规模的软银拉美基金 , 并以平均每月一家的投资速度 , 向拉美的创业者们抛出橄榄枝 。 此消息一出 , 一众出海企业与资本纷纷驻足 , 随即引发了一波拉美市场“淘金热” 。
其实 , 早在孙正义重仓拉美之前 , 已有一批来自中国的企业陆续通过收购、投资、设立分支机构 , 或者将产品远销的方式去到了这片热土 。 这其中既包括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进军拉美的出海“老炮”华为 , 也有通过收购本土企业敲开拉美市场大门的滴滴 , 以及在2016年被“逼退”后 , 再战拉美的小米 。 而随着2019年的热潮 , 涌入拉美的中国企业也不在少数 。
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说 ,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 拉美是地球另一端一片陌生且复杂的市场 。 从中国飞到拉美国家平均需要20多个小时 , 拉美的三十余个国家无论是从经济实力、社会环境 , 还是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文化与中国都有着不小的差异 , 这些无一不是中国企业进军拉美的“拦路虎” 。
全球化手册·拉美篇|中企去拉美:是真蓝海,还是伪命题?】尽管如此 , 仍旧有大批中国企业前仆后继涌入这片新兴市场 。 除了上述提及的华为、滴滴和小米外 , 还有联想、腾讯、比亚迪等巨头 , 手机品牌vivo、OPPO , 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Kwai , 以及一众游戏企业 。
对中国出海企业来说 , 拉美真的是一个好去处么?这或许是一个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的问题 , 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 本期全球化手册 , 我们试图通过梳理拉美主要市场的利好条件和壁垒 , 以及分享出海先行者们的经验和方法论 , 为想要布局拉美的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
中企去拉美 , 喜忧参半
人们总是说出海拉美 , 但其实 , 拉美并非一个整体 , 而是一片由三十余个国家组成的区域 , 复杂程度不亚于东南亚 。 因此 , 中国出海企业布局拉美的第一步 , 便是找准市场 。
拉美 , 也就是拉丁美洲 , 通常泛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 一些权威机构会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来统称这一区域 。 该区域各国发展并不平衡 , 其中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是这一区域发展水平较高、受到较多关注的国家 。
面对上述国家 , 中国出海企业应当如何选择呢?在挑选市场时 , 大部分中国出海企业应当考虑如下几个问题:一.目标市场的基本环境:社会发展是否稳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二.目标市场对于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态度是否友好?三.该市场中是否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 以及国民的消费欲望和能力是否足够强?四.目标市场中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如何?
基于此标准 , “盘子大、基础好、竞争少”的巴西成为了不少中国出海企业进入拉美市场的首选 , 紧随其后的墨西哥则是重点布局的市场 。 同时 ,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 近年来 , 不少中国出海企业选择先在巴西或墨西哥积累经验和“人气” , 再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哥伦比亚和智利 , 以谋求更多的增长空间 。
全球化手册·拉美篇|中企去拉美:是真蓝海,还是伪命题?
文章图片
巴西优势明显 , 墨西哥紧随其后
作为拉美第一大经济体 , 巴西在人口红利、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和行业发展机遇等方面拥有着非常强的实力 。 单从人口资源来看 , 巴西是拉美地区的第一人口大国 , 坐拥2.1亿人口 , 人均GDP为8460美元 , 属中高等收入水平 。 从消费意愿来看 , 巴西人奉行“享乐主义” , 因此消费意愿较强 , 但同时 , 除了占人口1%的富豪阶层外 , 大部分巴西人十分看重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 , 这一特征在巴西中产阶层中尤为明显 , 而他们也是巴西消费者群体中的主力军 。 这对于能够提供“物美价廉”产品和服务的中国企业来说 , 无疑是一大利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