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龙有耐心,资本没有

来源: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文烨豪编辑:吴先之
十年AI路 , 生死两茫茫
当格灵深瞳、寒武纪等玩家相继被扒去外衣时 , 去年末初登港股时的商汤 , 一度被打上“重振AI雄心”的标签 。 商汤的稳健既受益于龙头溢价与低流动性 , 也同其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密切相关 。
而禁售期结束后商汤科技的暴跌 , 则再一次将脱离主流语境许久的AI拉回了视野 。
实际上 , 商汤腰斩的股价并不足以在一夜之间戳破AI的泡沫 , 逻辑恰恰相反 , 正是因AI早已袪魅 , 才会造就商汤当下的局面 。
01浓妆艳抹 , 一把虚火
像极了当下的元宇宙 , 过去数年间 , 论科技圈所造的梦 , AI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
造梦是一回事 , 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 随着一众AI企业相继登堂入室 , 奔赴IPO时 , 财务情况也逐步公布 , 外界得以从一份份招股书中窥见AI赛道的真实面——连年亏损与商业化窄路 。
AI四小龙有耐心,资本没有
文章图片
在此阶段 , 泡沫便已开始破裂 。 根据IT桔子数据 , 自2016以来 , 新成立的成长型AI企业数不断下滑 , 从鼎盛时期的一年数百家缩减至数十家 。
也就是说 , AI行业早已缺乏新鲜血液 , 大众熟知的AI四小龙全为2017年以前所创立的老玩家 。 这表示 , 在亏损潮中 , 相关企业经历过一轮筛选 , 而现阶段残存的玩家们 , 依旧远不及表面风光 。
近年来 , 商汤科技领衔的四小龙迟迟未能摆脱亏损的泥潭 , 即便是最为收敛的云从科技 , 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亦烧掉了23.21亿元 。
面对业务的不明朗 , 资本也在撤离与驻守中摇摆不定 。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 , 自2019年以来 , AI赛道投融资事件数下滑态势明显 , 就连往日呼风唤雨的四小龙们也纷纷陷入窘境 , 亟待上市解渴 。
为此 , 苦苦支撑众玩家们纷纷讲述了同一个故事 , 大意是从流血到止血 , 再到造血 , 最后拨云见日 。 这也成为了AI在泡沫消散后 , 唯一还能给市场提供的希望 。
去年上半年的一次采访中 , 某腰部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告诉我们 , 从不在乎投资对象是否能成为伟大的公司 , 只在乎其能不能变现 。
在他看来 , 云从这类的AI企业往往是顶级投资机构的游戏 , 毕竟技术距离落地也比较远 , 未来或许会成长为伟大的工资并带来高收益 , 但在此之前 , 其所在的投资机构无力背负高风险去押注充满不确定的前景 。
换言之 , 作为新兴技术 , AI玩的是长线布局 , 赌的是前景和信心 。
而一年后 , 商汤科技解禁前夕 , 其高管徐立、王晓刚、徐冰及公司若干管理层成员自愿承诺延长锁定期限 , 所要传递的同样是前景与信心 。
正因如此 , 预期中暴跌的商汤科技虽不足以作为评述AI发展态势的标准样本 , 但超大单交易所映射出的大机构出逃 , 却冰冷无情地戳在了所有AI企业的脊梁骨上——A轮投资者携财而去 , 末轮投资者割肉离场 , 一年前还将AI信奉为长期主义的顶级机构们 , 此时似乎已经失去了信心与耐心 。
这兴许同延续至今的亏损有关 , 财报显示 , 2021年商汤总收入为47亿元 , 虽营收同比增长36.4% , 但亏损却继续扩大41.3% , 经调整的亏损净额为14.18亿元 , 同比扩大61.5% 。 尚不谈造血 , 就连止血也看不到希望 。
而作为尚处早期的技术 , 相较于难以盈利 , 找不到商业化出口更是令人绝望 。
02万变不离CV
正所谓穷则变 , 变则通 , 在赛道步入冬天时 , AI玩家们便各自选择了更为细分的场景力求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