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成功,当然要对自己“狠”——小米12S系列讲传承的故事( 五 )


这套组件从成本和诚意上都到位了 , 配合上小米常用的“多温控传感器”方案与系统软调校 , 其效果还是符合我们的预期 。 说到温度传感器 , 这个传统不能丢 。 小米12S系列同样内置整机温度的多点监控 , 机器内部分布排列了多个温度传感器 , 组成多源温度监控系统 , 可以精确感知主板、CPU、相机、电池、接口等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 , 匹配最合适的 AI 温控模型 , 合理调配整机的温度控制策略 , 让手机的温控更加精准细腻 。
而对于机身冗余更大、布局更灵活的小米12S Pro而言 , 散热组件的层次就更丰富了 。 三层石墨散热片的总面积属于“万平方”基本 , VC板的面积也保持了小米12 Pro的2900平方毫米 。 这套用料十足的方案 , 足够为小米12S Pro提供从“均衡模式”到“极限模式”的全程护航——毕竟 , 不能浪费了第一代骁龙8+对动态性能调度技术的支持 , 这也是游戏玩家最为关心的特质 。 当然 , 这套散热组件也会对我们熟悉的“120W秒充”组件进行降温 , 所以它“堆料”的行为是情理之中的 。
续航组件 , 保持优势
聊电池 , 小米12S系列则是保持了之前小米12系列的优势 , 尤其是小米12 Pro的120W单电芯方案 , 从这大半年的用户反馈来看 , 收获口碑非常多 。 所以 , 小米12S Pro当然要继续保持这项优势 。
我们知道 , 120W功率的充电效能 , 对于一款小米的数字旗舰来说 , 现在不是新闻 , 而是必须 。 只不过 , 与我们熟悉的多款小米120W充电机型不同 , 自小米12 Pro开始使用的“120W澎湃秒充”有着很明显的小米技术特质——顾名思义 , 它的核心在于小米自研的充电控制芯片“澎湃P1” 。

按照官方的介绍 , 这颗控制芯片比之前的120W充电控制芯片更加复杂 , 其电路拓扑设计、模式切换控制逻辑、启动和保护电路、驱动电路等复杂程度都是过去方案的几倍 , 18个月的立项与研发周期可不是虚言 。 由此 , 成本自然也不可轻言 。 幸好 , 小米自研的身份 ,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
与“澎湃P1”控制芯片共同营造小米12S Pro充电方案的 , 还有前面提到的120W单电芯方案 。 它不仅保证了充电功率和空间冗余 , 容量也保持了4600mAh水准 , 即便在距离小米12 Pro发布大半年后的今天 , 在常规的120W双电芯方案里要实现这个高容量和低空间占比 , 也是很难的 。
从实测成绩来看 , 小米12S Pro不到20分钟即可从断电充到满电状态(疾速模式) , 与之前小米12 Pro一致 。 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的话 , 我们建议选择恒温模式充电 , 也不会超过25分钟 。

无线充电反面 , 因为政策的限制 , 50W标准的延续是我们意料之中的 。 42分钟充满小米12S Pro的4600mAh , 合情合理 。
同时 , 小米12S也保持了小米12的4500mAh的电池 , 67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秒充 , 没有留什么客观遗憾 。
“大小组合” , 延续年度设计风格
我们常说 , 审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 , 有下限但没有上限 。 坦诚讲 , 虽然小米对于小米12S系列的主旨定义“不是半代小升级 , 而是体验大革新” , 但很显然这主要是侧重于影像等内在体验的变革性提升方面 , 而在外观美学设计和质感表达方面 , 与之前的小米12系列区别细微 。 一言蔽之 , 小米12S系列还是保持了小米旗舰机型的“2022年风格” , 甚至连机型尺寸也几乎没有区别 。 当然 , 不包括小米12S Ultra这台“机皇” , 我们另表 。

所以 , 除了大小尺寸的差异 , 小米12S和小米12S Pro互相之间的外观设计风格基本一致 , 也与前作小米12系列的美学语言一致——除了在后置镜头模组上多了“Leica”字样 。 从整体的视觉质感来说 , 多曲面和圆角的运用 , 保持了小米数字旗舰机型这几年的格调 , 后置镜头模组的想法“不内敛、不张扬、不俗套、不轻浮” , 求一个“稳”字 , 也是美学里的一种境界 。